从被动到“意义唤醒”:作业也可以是作品

作者:李辉煌 王佳申 于继泓 编辑:温竹青 发布日期: 2024-05-14

大学课程种类多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样。作业可以是做题、论文,可以是视频、设计品。有的同学在完成作业时,会花费大量时间来打磨作业,将作业或发在B站等短视频平台、或精心打磨投稿比赛,亦或为毕设开辟方向,实现作业向作品的华丽转型。

作业的“前作品”形态:被动应对

不同于中学时代“刷题式”作业,大学时期的作业更加多元,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激发我们潜在能力。但在接触课程作业最初,我们时常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作业,处于被动应对作业的状态。

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完成作业会降低我们对作业的预期,难免缺少动力。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小羽(化名)起初抱着了解的态度选择了发展规划类课程,“我感觉在生活中用不上这些内容,最初只是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不会花太多心思。”抱着完成课程任务的心态,为了短期的目标,作业也只是停留在被动地按照要求完成。

“大一更像是一个探索的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学部2022级王仕苇提到,“处于大一的我们对于专业的认识还不足,我们只能被动地去探索作业完成方向。”进入大二,在积累一定学习经验后,王仕苇感到“明显轻松很多。”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田婧在大一时,由于对专业认识不足,在写论文时难免陷入被动状态,“我当时看的文献比较少,很少会去斟酌专业语言的表述。”如今大二的她对待作业更加轻车熟路,会主动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阅读,论文的表述也更加准确。

除了对专业的认识不足外,畏难情绪也会让我们陷入对待作业的消极状态。对于美术学院的同学,设计作品时需要边学边做,“啃”下技术难关。美术学院2023级张琰感慨道,“当发现作业很复杂,而自己无法做到很好时,我们可能会产生退缩心理,降低对待作业的认真程度”。而王仕苇提及自己参加师范生技能大赛的经历时坦言,“我最初因为不熟悉而产生过敷衍了事的心态,随着过程的深入我才渐渐放松起来。”

作业的华丽转型:意义的唤醒

从被动应对到积极处理,从迷茫无措到较为熟练,大学生们在作业的反复修改与完善中,逐渐加深了对作业的认识,看到了作业背后的潜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作业到作品的华丽转型。

回忆起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经历,小羽说:“我将霍兰德职业分析理论引入到原有的课程作业中,让其具有职业规划书的科学性”。让作业更加贴合比赛主题,依据主题丰富作业内容,是作业转型为作品的重要环节。对于张琰来说,好的作品是一项项作业积淀的成果,“做好作业也是在完成作品”。好的作品是课堂知识转化重组的过程,也是作业被再次创造的过程。

作业转型为作品,离不开大学生们对于作业认识的转变。报名参加教学技能竞赛后,王仕苇学会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布置作业时的想法。站在新的角度的她意识到,完成作业不仅仅是做几道练习题,更需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地增加“知识库”的储备。

对于文学院2022级曹葳而言,《当代文学》的课程论文作业让她受益匪浅,“这项作业拓展了我在专业学习方面的视野,要了解一本书,了解作者本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阅读某一作品到了解某个作者的心路历程,认真完成作业之后,曹葳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随着对作业认识的加深,作业的意义被大学生们充分挖掘,作业背后的价值得到真正唤醒。

作业的华丽转型,离不开作业本身对于大学生们的意义,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完善自身的过程。田婧谈及作业给她带来的影响时说道,“我找到了学习的不同途径”。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她也逐渐从对作业的不加修改到现在的字斟句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同样,王仕苇在参加教学技能比赛之后,学会在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短板,才明白“原来我的教学媒体这样做思路会更清晰”。

当作业实现向作品的华丽转型时,作业便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大学生们也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作业为何作”,完成了心态上的良好转变。

当作业成为“作品”:实现自我成长

从初具雏形到臻于完美,从不断摸索到最终定型,当精心打磨的作业历经汗水的洗礼,成为一件“作品”时,个体也在不知不觉中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学习之路”,走向自我的成长。

作业进化为作品,往往需要耗费倍于常人的心血,因而为个体带来非同一般的成就感。回想起自己的作业在教学技能大赛争得奖项,王仕苇收获的是满足感,“其实当初真的没有太大把握,但校赛的结果说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对于小羽来说,职业规划书取得校级荣誉,意味着“自己的阶段性成果真的得到了认可”,这种喜悦感也为她在这一方向继续深耕提供了动力。可见,作品产生的情绪价值,得以让个体提升信心,继续乘风破浪。

作业升级为作品,也是自己能力不断提升的证明,成为个体扣响未来发展的敲门砖。对田婧而言,“这些努力做出的作品”让她在面对大学的部门面试时拥有了“自信的底气”。她相信作品能为她的简历增光添彩,助力未来就业。

与田婧相似,张琰也在打磨作品的过程中拓宽了发展道路。“我通过作业掌握了制作动画的技能,现在可以去完成相关的项目,还能接单。”而目前仍然奋战于论文写作的曹葳,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她虽然认为论文发表“只是其次的事情”,但还是会尽力争取,为自己以后的科研道路做好铺垫。

一件件作品都体现着个人能力的进步,在每一次满足和进步中,个体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起初尝试运用枯燥的理论,到最终带着职业规划书登上校赛的舞台,小羽逐渐发现了课程理论对自己职业规划的价值;始于一场有关课件制作的经验分享会,精心打磨制作的课件模板最后让小羽意外拥有了变现能力。“如果对待其他事情能像打磨作品一样付出精力,或许会‘无心插柳柳成荫’。”从作业到作品的转变经历,小羽转变了她的学习思维,不仅开始静下心来优化自己当下的作业,还打算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之后的学习生活中。

从被动应对到意义唤醒,一份看似普通的作业,当凝聚了创作者个人的心血时,也实现了向作品的华丽转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收获情绪价值,锻炼自身能力,助益未来发展,而且也能真正转变学习思维,走向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