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姝云 采访记者/刘姝媛 杜婧君 邵秋明
“通识核心课是什么课?”去年期末选课时,某学院14级的群里有人问道。让大家不解的是,这门课是通识课程的一种,但不同于只需要上半学期的通识选修课,它需要上一个学期,学分更是以往通识选修课的两倍。再看一下授课的老师,有80%以上是教授级别的,其他的则大部分为副教授。
这些大二的学生对着通识核心课为难时,大一的学生已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弄清了情况。15级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必须修读8个学分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正是在15年,学校吸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通识课程建设经验,对15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通识核心课,作为我校通识教育模块中新近开发的课程,亦是通识教育的一道分水岭。
变革,发展亟需
多年来,我校秉持着博学、博雅、博爱的“三博”文化育人理念。我校最初做通识选修课,正是希望拓宽学生知识面。“华师的学生应该有较为宽厚的知识。作为师范大学,尤其是师范生,作为未来的老师更应该注意这点。”教务处副处长曹阳说。
在通识核心课推出之前,通识选修课,又称公共选修课,已经统治了我校通识教育长达十余年之久。在旧版的人才培养方案里,要求学生必须修读12个通识选修学分。
原来的通识选修课中,有一批优质课程,老师教授得好,课堂也是场场爆满。新闻传播学院12级覃宏吉就认为,他通过上通识选修课有很多收获。作为文科生,理科课程拓宽了他的知识面,而一些较为出名的课也“蛮有意思”。比如,性科学概论、果蔬花卉营养与保鲜等课,“既普及一些科学和生活常识,还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但是,也有一部分课程,其内容和质量并不是很好,也不怎么受学生欢迎。“觉得通选没啥意义,就是了解点课外知识,当时上课基本都是为了混学分。”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12级的许必迅说,通选课的考试基本都是论文形式,他都是随便写写就交了。
时隔多年,最初制定的教学体系已经不适合现阶段的发展。“现在学生对通识教育要求更高了,所以我们对课程体系要求也高了。”曹阳说,教务处在对学院进行调研后,发现学生对通识课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认识:作为大学生,要想拓宽专业基础,必须加强通识教育。“而不是说,要在本科期间,把专业做得多么‘专’。”
从15级开始,学校将逐步从原来的“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转变。除强化通识核心课程外,15级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个性发展课程”的概念,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不同发展方向,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所选的其他专业的课程亦可算作通识课程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