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privilege文学的时候,我们应该谈论什么

作者:卢可心 张瀚文 编辑:刘佳怡 发布日期: 2021-06-08

5月16日,一则视频在网上爆火,一名北大附中的学生用视频记录下了自己普通的一天。从语文课上装帧精美的古文抄本,到体育课上装备齐全的击剑课程,从飘荡着诱人香气的校园咖啡厅,到摆满了先进设备的生物实验室……视频中的每一个场景,都与大多数人记忆里的高中生活截然不同。这段对拍摄者而言“普普通通”的校园生活,激起了不少人的羡慕之情,也引发了广大网民对教育公平等问题的热议。

17日,网友@是空白a-的一段“privilege”式发言在众多讨论中“脱颖而出”,引发巨大关注。她描述了自己和身边人享受的特权教育的片段,表示“在有特权的环境里,我们学会了善良,而那些没有特权的人只会嫉妒,让我恶心”。其中“既然提起了privilege……”,“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等极具风格的魔性表达,也让一众网友纷纷开始模仿玩梗、戏谑调侃,“privilege文学”席卷全网。

这段“privilege”式的发言引发网友群嘲与愤怒并非没有原因,和单纯的凡尔赛文学有所不同,它将明贬暗褒变成了赤裸裸的夸口与炫耀,在透露着层层优越感的同时,还狠狠嘲讽了一把“内心写满了嫉妒”的“你我他”。

事实上,用写故事的方式挑起争端早已屡见不鲜,文章越是容易激起愤怒,我们越是要考察其真实性和普遍性。首先,文章所讲的故事极有可能是虚构的,文章发布者在后来的回复中说明,自己对引发争论最多的双学籍一事并不确定,其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其次,即使这件事是真实的,她所说的也不一定能代表大多数一线城市青年的想法和现状。明晰了这两点,我们再来看这篇文章,自然能够发现其中的滑稽可笑、漏洞百出。我们不必太过激愤,在网络上攻击可能并不存在的故事主角,而是要逐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去看待和批判这次事件。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物质条件的满足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素质与道德观念的发展,但不可以偷换概念,将这句话解读成已经上岸的“privilege阶层”对“草民”进行道德鄙视的工具。博主以一种嘲讽的态度批判普通人,拿着特权还理所当然地叫嚣着普通人不该为不公平而愤慨,这样的“迷惑”发言无疑十分荒诞。

“既然提到privilege,那我就说说我的高傲在哪里。因为我堂堂正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的大学,而不是走歪门邪道、使用各种特权。说到这里,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特权不是优越的资本,以特权破坏规则,在任何时候都是站不住脚的。

在这次的网络舆论中,相较于对该网友及其背后的特权群体进行直接的褒贬,网友们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privilege”一文的格式对文中高高在上的态度进行了反讽,藉此呼吁教育公平和维护正义。玩梗成了一种反击的艺术,越是引人发笑,越是能辛辣地讽刺社会不公正,加大对此事的传播力度。

但是随着讨论重点的转移和营销号的加入,现在“privilige”仅仅成为了一种夸张的炫耀模式,却少有人探究其背后的贫富差距过大、阶层固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敏感话题。过度玩梗会使文字丧失它本身具有的批判力度,导致严肃议题被娱乐所遮盖,看似得到了大量的关注,但却削弱了理性思考的深度,阻碍了对公共事件的深入探讨,让批判变成了玩笑。

面对不公平、不正义,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要勇于发声、智慧发声,不夸张其矛盾,也不降低其严肃性,让批判有力度、有价值,成为我们进步的动力。借用电视剧《辩护人》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批评享受特权者,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享受特权,只是因为想要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