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交恐惧症”

作者:卢可心 编辑:陈嘉玲 发布日期: 2021-07-07

日趋发达的信息技术丰富了社交手段,也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从当面沟通交流到指尖点击键盘,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自小耳濡目染,对虚拟社交更加青睐,端坐电脑前或者手机方寸间,就能与外界沟通互联,尽览大千世界。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回归现实生活后,与人交往时,却少了网络上嬉笑怒骂时的那份洒脱自如,“社交恐惧症”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热点词汇。

实际上,随着“社交恐惧症”广泛流行和使用,其含义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同于该词的医学概念,当代青年口中的“社交恐惧症”(以下简称“社恐”)主要是指一种回避社交、抗拒社交的生活状态,并往往伴随着社交过程中心里蔓延的尴尬与不适情绪。

为什么不少青年人声称自己会“社恐”?首先,与“90后”“00后”成长和教育环境有关。“孤独成长”是许多独生子女的常态,他们从小被封闭在单元楼的格子间里,缺少传统社会中亲戚和邻里关系的交往互动体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青年人的交际圈局限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核心家庭中,这就导致他们很难以一种开放自然的心态对待陌生人。而在中小学教育中也鲜少开设专门的社交课程。单一的评价体系往往要求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社交圈子广泛反而会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不够用心学习的表现。上学的时候读书是第一要旨,而社交技能需要等到踏入社会时再习得。这样的应试教育观使得学生缺乏社交技能,在需要真正社交的环境中,他们仿佛手无寸铁以面对千军万马,于是逐渐开始压缩自己的社交需求,进而恐惧社交,厌恶社交。

除了生活环境以外,网络时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当社交场所由现实转移到网络时,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无形中增加了社交的压力,社交由特定场所延伸到私人生活中。大二学生小蝶(化名)说:“上了大学以后,我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手机中待命,害怕错失学生会和班级的群消息,信息在爆炸,我的脑袋也快要爆炸了”。人分给社交的精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线上社交已经足够丰富,更为繁琐困难的线下社交就显得多余且麻烦。网络社交过饱和的当下,人们渴求着一种“避难所”来抵抗社交压力,“社恐”也就作为挡箭牌应运而生。另一方面,青年以往从社交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如今也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如丰富的娱乐节目、电子游戏、网络书籍都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现实社交愈发容易被替代。

人们对“完美社交”的预期也是“社恐”的原因之一。有些人习惯把每一次社交看作一项重要任务,或是过于看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或是过于看重此次社交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一旦实际情况和自己预想的有所不同,“社恐”人士就难以灵活应对。大三学生小黄(化名)说:“不仅是在生活中害怕别人的评价,连在朋友圈发图片和心情时我都会斟酌,因为担心不同群体的评论,我选择屏蔽老师,屏蔽同学,到了最后可见者所剩无几,就干脆不发了。”在社恐者的想象中,仿佛有无数只眼睛时刻监视着他们的社交行为。社交成为了作业,而检验者的心情却不可捉摸,人在社交中的自由不断丧失,主动性也逐步被削减。

诚然,这些自称“社恐”的人中不乏怡然自乐者。他们或是与书为伴,或是热爱沉思,享受孤独的自我空间,但也确实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社恐”青年,他们渴望交往,却缺乏社交技能,当社交水平未到预期效果时,很容易形成孤独与焦虑感,“社恐”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障碍。中国青年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在探探平台上做过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4%的人“在公共场合会感到紧张”,而20.7%的人则在社交活动开始前很久便感到焦虑,这种长期的不适将会影响社恐者的自信心与幸福感。

“社恐”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难以从源头一一清除。而面对恐惧的事物,最好的做法并不是完全摆脱它,而是正视自己与它的关系,破除交往中自身预设的“假想屏障”,克服心理障碍。

大学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场所,是青年人的“试错场”,不必因为初出茅庐的青涩而丧失社交的初心。一次失败的社交不会给人生带来可怕的影响,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能言善辩的交际家,不完美的交流也能在人们的心灵搭起桥梁。毕竟,人的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与尊重,哪怕最初抱有恐惧之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磨合,随着彼此的互相接纳,“社恐”也会不治而愈。

不要让“社恐”这个标签成为正确评估自我的路障。也许“社恐者”最初并不“社恐”,只是被自己在社交时轻微的紧张情绪所影响而形成了错误的定位。就像童话中所写的“小女孩发现恐惧这个怪物不堪一击,你越强大,它越弱小”,“社恐者”与“社恐”的关系亦是如此——我们越积极,或许越能早点解开这道自己为自己上的心锁。

(作者为教育学院2019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