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乱象” 亟需戴上“紧箍咒”

作者:杨朝清 编辑:文新 发布日期: 2016-03-18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近20家机构以不同的指标体系做出了约100个大学排行榜。排行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甚至还有‘中国最委屈的大学’‘中国最不受重视的大学’等。”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院长邢克智表示,“目前,规范大学排行榜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3月13日《今晚报》)

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大学排行榜的初衷,在于依据一定的衡量体系对特定范围内各大学实力进行比较和排序。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当下,大学排行榜鱼龙混杂,陷入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不论是排行机构自说自话,还是排名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合理,抑或排名机构受到人情、关系、社会资本裹挟难以保证“价值中立”,都在无形之中降低了排行榜的社会认同。更有甚者,“花钱买排名”的底线失守,进一步切割了排行榜的公信力。

在理想的图景里,大学排行榜以指标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托,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客观的考核结果。只不过,在“价值预设”、“先入为主”的背景下,指标选取一旦具有导向性和倾斜性,难免会导致考核结果“失真”,从而导致大学排行榜“失准”。

那些不靠谱的大学排行榜,不仅会对考生及家长形成择校误导,也会对大学办学质量形成某种价值误判。更为关键的是,大学排行榜一旦融入了过多的功利和算计,很有可能会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那些投机取巧者在金字塔结构中占据较高的位置,那些脚踏实地者却在金字塔结构中处于较低的位置。而一旦“脚踏实地不如投机取巧”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大学排行榜的“虚火”就会越烧越旺。

著名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时代决定心态,心态映照时代。在浮躁、炒作等不良社会心态甚嚣尘上的今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排行榜,大学应该如何安身立命?一个好的大学,不是不在乎它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评价,而是不能随波逐流、被五花八门的大学排行榜束缚甚至捆绑。学校管理者只有保持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只有树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子精神,寻找忠于初心的价值坐标,才会少一些对“大学排行榜”畸形的跟风和追捧。

不同机构、不同评价体系的自弹自唱、孤芳自赏,最终不可避免会陷入边缘化的境地。规范大学排行榜,给排行机构戴上“紧箍咒”,需要增强一种“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说到底,大学排行榜不仅关乎大学的社会评价,也直接影响着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尊重与信任。

大学排行榜不仅需要专业化,也需要制度化和规范化。如果说专业化是一个技术问题,制度化、规范化则属于管理问题。不论是建立排行指标体系规范,还是设置排行机构准入门槛、加大排行过程的公众监督,抑或建立问责机制、提升排行机构的违规成本,只有多管齐下,大学排行榜才会更有“准头”,更有公信力。

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那种指望短期内在“大学排行榜”脱颖而出的做法,说轻一点,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说重一点,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走偏。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大学排行榜上的成绩单再耀眼,也必须经受公众的“口碑检验”。大学只有脚踏实地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既在专业、规范、权威的大学排行榜上占据优势位置,也能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