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二分法”

作者:张筱琪 编辑:黄妍妍 发布日期: 2023-11-26

近日,有这样一则新闻吸引了我:《女生求职没开朋友圈被HR质疑性格封闭》。网友们关于这则新闻的讨论,更多围绕着“越来越多人不开放朋友圈”的原因展开;但是我却由此联想到,在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以“二分法”的方式来盲目评判一个人了。

此处的“二分法”从广义上来说,是观察者把人们展现的某一单独片段截取出来,以看似科学的标准,直接对他们进行类型的划分或者性格的评判。近年来,这一现象最直观的表现是MBTI的流行。

MBTI是一种人格类型的理论模型,将个体的人格类型分为四个维度,即外倾型(E)与内倾型(I),实感型(S)与直觉型(N),思考型(T)与情感型(F),判断型(J)与感知型(P)。实际上,每个维度的本意非常丰富,并非局限于字面意义,其划分标准也很多样。因此,MBTI最初流行时,我觉得它优点颇多,大到对企业管理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把手——有部分企业在面试时会要求应聘者做MBTI测试,将结果作为一种聘用的依据;小到成为日常交流的开启方式——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大家好,我的MBTI人格是ENFP,我非常开朗随和”。

但是随着MBTI的流行,人们对它的评价维度产生了刻板印象,它逐渐演变成一种以“二分法”来简单概括的评价体系。例如,如果你在“思考型(T)-情感型(F)”维度上偏向于后者,那么你就多愁善感且有艺术气息;同时,你也被贴上了“不理性”“不讲逻辑”的标签。网络上因此衍生了一批以“群体认同”为幌子、实则旨在博取流量的帖子——“某人格一定会爱听的歌”“某人格都会懂的一种思维”等等;更有甚者将MBTI作为攻击别人的工具,声称“因为都具有某种特质,所以某种人格的群体都很令人厌烦”。

在我看来,用朋友圈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用MBTI来划分人格一类等一系列“二分法”评价标准流行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群体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我们都有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有被认同、被赞赏的渴望。然而,沉溺于用“二分法”这一看似简单易懂、非黑即白的标准来评判他人、定义自己,可能让我们置身于危险的愉悦陷阱之中——我们需求和渴望的满足,建立在一种被曲解、标签化的评价体系所赋予我们的群体和自我认同感之上,而我们也将运用这样一套并不理性、客观和全面的“二分法”去给他人贴上标签。

所以,“二分法”评价标准有其益处——其简单易懂性,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个体的个性和偏向,在快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同时,给予我们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总体上看,它仍然是弊大于利的。

正是因为“二分法”判断方法的简洁性,使得我们对人的划分标准变为两个极端,而忽略了个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它的过于绝对化,使得人们忽略了中间的可能性,比如不开放朋友圈的人,也许既不开放又不封闭,只是较有边界感,其出发点可能只是在仍然是“陌生人”身份的HR面前保护隐私。最后,“二分法”可能会引起对立——由于它限制了我们对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理解,因此可能使个人难以理解对方的立场,从而导致偏见、敌对心态等等,上文MBTI在曲解中成为一种攻击工具就是这点的体现。因此,我们在享受“二分法”便利的同时,也应当保持理性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