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音”缘

作者:李辉煌 编辑:邹媛奕 发布日期: 2023-04-02

有一次在七号楼阶梯教室自习,突然,门“嘎吱”一声惊耳,随后一个琴音“咚”的一声落地。钢琴仿佛许久未曾说话了,这一声像是在清嗓子,厚重的音色扬起了其上的积尘,发出的振动击破了教室里近乎凝固的安静空气。

是有同学来练琴了。

琴声响起,起初只是散乱的毫无章法的弹奏,音调高一声低一声地乱窜;或是连续的单调的低吟,令人厌烦。在这接续不断的声浪之下,隐隐涌动着错杂的暗流。教室里,有人收拾东西起身离开,有人把头压得更低了,有人不为所动继续学习。杂音的重量阻断了思路,渐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心中恼火,抬头望去,只见琴畔的人儿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呢。

而就在那个瞬间,原本稀稀疏疏的琴音,如同众多溪流一般,汇合成了一段熟悉而经典的旋律。久违的记忆一下子被唤醒,我不由自主地随着琴声轻轻哼唱起来。闭上眼,心里仿佛下起了一场雨,洁净的雨水轻柔地击打在心田,冲刷着日常的嘈杂声和口水歌侵蚀心灵留下的伤痕,而往事如同受到滋润的嫩芽般冒出:是幼儿园午睡后响起的诡秘歌声,是初中班主任喜欢弹奏的《菊次郎的夏天》,是高三运动会赛场上飘溢的《晴天》。我睁开眼望向窗外,浅绿深绿的树丛高高低低地长着,虽沐浴在黄昏中却不显得憔悴。转过头来,双手撑着脸,望向前方,整个人处于一种几乎完全放松的状态,任由空灵的音流从身边绕走,让沉重的思虑暂时沉淀在音流之下。

琴边的人仍然专注于弹奏。她时而放慢节奏,看了乐谱一眼又低下头,认真地找寻对应的琴键,时而重复弹某一片段,不亦乐乎。四下望去,偌大的教室里,仅有几人坐着,他们好像也在眺望着自己心灵和音乐交融形成的那扇窗口,放慢了呼吸,享受着细胞与音符的共鸣。一排排的桌椅静默着,接受音浪的洗礼;余晖透过窗帘缝隙漏了进来,暖色浸染了一片课桌;而在台上的那个角落,一台琴等到了挚友的陪伴,他们欢唱着相逢的喜悦。这是最令人感动的场面,也是最纯洁的圆满。

但是仔细聆听之后,就会发现,有时来练琴的同学手法并不是很熟练。技巧的欠缺、曲谱的生疏,都影响着音乐的质感。但是琴从不主动说话,它给予弹奏的人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只让他自己去尝试。在那些卡顿中,在那些紧张的重复演奏中,我慢慢明白了钢琴的智慧,也开始好奇那些练琴之人的来历。或许在那个路口,我和她有过一个眼神的交换?或许在上课途中,我曾骑着单车迅疾地从她身边驶过?一切想法都像那渺远的琴声,一旦掠过脑海就很难再抓回来。不管怎样,此时此刻,他们选择来到这个教室,坐在这台琴的面前,准备开启一段音乐之旅,而我恰好也在这里,就已足够。毕竟,能够身处同一空间之中,共享美好的乐曲就是缘分。尽管有时琴声磕磕绊绊,但我为有幸见证这些怀揣音乐梦的同学不断成长,看见他们和一台琴产生深厚的情谊,而感到由衷的欢愉。

其实,身处华师的我们,对于彼此来说,既陌生而又从未陌生过——草坪上一位少年独奏吉他,轻吟歌曲,曾吸引过多少人驻足观望;一场浩大的晚会或合唱节,将许许多多带有音乐情愫的人聚在一起,大家或是歌者、或是听众。

总有一个瞬间,我们都陶醉在音乐的仙境里,都为音乐动容,产生了命运的交会,甚至因为音乐而相识相知——这是我的华师“音”缘,也是属于所有华师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