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浪浪山:于困顿中寻路的生命修行

作者:罗嘉祺 编辑:王颖 发布日期: 2025-09-28

《浪浪山小妖怪》里,小猪妖一句“我想离开浪浪山”,轻轻戳中了藏在我们心底的怅惘——那份被困在现实里的无力,那份望着远方却迈不开脚的纠结,原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心境。

浪浪山,从来不是地图上某座真实的山,而是缠在我们人生里的无形壁垒。是长辈口中“铁饭碗”背后,一眼能望到头的庸常日子;是“该稳定了”的催促里,悄悄压下去的热爱;是在规则与期待的打磨中,慢慢变得不像自己的模样。而我们试着翻越它的过程,本就是一场打破束缚、追问本心的生命修行。

起初,我们大抵都像浪浪山的小妖怪,在既定的轨道里小心翼翼地活着:小猪妖熬夜削箭,指尖扎着木刺也不停手,只盼能换来一句认可,结果却被上司一句“样式不对”全盘否定;辛苦攒了许久的鬃毛,转眼被薅去当锅刷,疼得龇牙咧嘴,也只能默默忍着。我们也曾这样,在重复的日常里慢慢耗掉热情,视别人的标准为衡量自己的尺子,将“不被否定”当作安稳,把“符合期待”当作安全区。总以为顺着走就能少些风浪,却渐渐忘了,真正的安稳从不是被动接受安排,而是亲手握住人生的方向。

心底的火苗,总在某个瞬间被点亮。就像小猪妖望着远方,忽然问出“他们可以取经,我们为什么不能”,那份不甘于现状的勇气,正是翻越浪浪山的起点。我们开始试着改变:或许是放下别人眼中的“稳定”,去追那份藏了很久的热爱;或许是在某个年纪,突然捡起落灰的书本,想圆年少时的梦;或许是不顾旁人的议论,选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明明知道前路没那么好走,甚至可能遇到更多挫折,却还是愿意迈出第一步——不亲自走一趟,怎会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自己到底能不能行”,不试过又怎会有答案?

只是赶路的时候,最容易弄丢的不是方向,而是出发时的初心。小妖怪们最初假扮取经人,或许也带着点对现实的无奈,掺着点想混日子的心思。可当看到黄眉大王要伤害孩童时,还是毅然放下自保的念头,攥着木棍就冲了上去。那句“要是见死不救,取经又有何用”,恰恰说透了“修行”的真意:取经从来不是为了“成佛”的虚名,而是在每一次选择里,守住心里的善意与良知。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有时为了“升职加薪”,渐渐忘了工作本身的意义;为了“高分成绩”,弄丢了探索知识的乐趣;为了别人口中的“很好”,活成了连自己都陌生的样子。却忘了,真正的“翻越”,从不是抵达某个功利的终点,而是在每一次纠结时,都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每一次困境里,都能守住那份没被磨掉的本心。

浪浪山或许永远翻不完——翻过一座,前方可能还有另一座;眼下的困境解决了,新的难题或许又会出现。可那些小妖怪们,即便耗尽修为、被打回原型,也成了村民心里的英雄——翻越浪浪山的意义,从来不是“一劳永逸”地摆脱困境,而是在与困境的对抗里,慢慢活成更坚定的自己。那些为改变付出的努力,那些为初心做的坚守,那些迷茫时仍不肯放弃的勇气,让我们淬炼成更好的自己。

人生本就是一场不断翻越浪浪山的旅程。重要的从不是能不能抵达“灵山”,而是每一步向前时,都能留住对世界的好奇,都能守住对自己的忠诚。带着这份清醒与勇气上路便会发现,每一次翻越,都是对生命的重新注解;每一次坚持,都是对自我的全新超越。而那些曾困住我们的浪浪山,终会变成生命里最珍贵的勋章。

上一篇: 戏曲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