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路口,每一处岔道,都有陌生和未知作伴。将一部分精力从曾经高中的课堂中,从早已熟悉的群体中,从千篇一律的环境中释放出时,新的机会接踵而至,新的挑战不请自来,大学的生活魅力无限,也危机四伏。
运动,是曾擦肩而过的陌路者。从中考的千米冲刺以来,书山之中不见我锻炼的身影。而从军训开始,运动却已经寸步不离。佑铭体育场热闹非凡的夜晚,总有无数个穿梭在跑道上和草坪间的灵魂。每当经过驻足时,总有与这个活泼的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当我迈出第一步,低头缓缓起跑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扫视过身边每一个奔跑的身影,但是那份不安在奔跑的热量中逐渐蒸发。时日迁延,里程骤增,汗水随着步伐下落,昔日的紧张被疲惫所替代。伴随着习惯的形成,我拿起羽毛球拍,继续书写中学的爱好,让兴趣在汗水中萌芽,让身心在友谊中成长。我不再将运动拒之门外,而是将自己变成其中的一分子。再次同羽毛球网混熟之后,塑胶跑道似乎也比过往多了几分亲切。
学业,是阔别已久的旧友。从那个热烈的夏天走来,我们似乎早已与试卷笔墨,甚至和有计划的学习分道扬镳,而久别重逢带来的也不仅是激动。电子设备进入上百人齐聚的专业课程,更加专业的教学内容冲击着我们“焕然一新”的大脑。尽管在写下志愿之前就早已作出无数次想象,但新的知识和课堂还是在惊喜之余发出了挑战。没有铺天盖地的作业,没有细致入微的监督,没有鼓励和威慑。伴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的压力陡然激增,迷茫贯穿始终,害怕自己的问题不够专业,害怕自己的答案不够令人满意,害怕自己的方法不够准确……时间在反复迟疑中流逝,精力在逡巡不前中消磨。然而,恐惧并不总是阻挡前进的脚步,它让我们不断探索方向。于是我们开始求诸朋辈和老师,最后求诸自己,尝试阅读论文,再次坐进久违的图书馆,思考“学术”二字背后的含义,仔细而天真地规划着四年的路径和未来的蓝图……期末来临,从楼梯间背书的声音到书桌上用完的草稿,我们“勇敢”地找回了自己曾经的模样。再一次面对考场时,紧张似乎已经化作复习截止的快感,面对那一片片空白只想吐露脑中所有,毫无保留,然后继续在下考和开考,试卷与图书馆的交替轮回中将第一学期的遗憾全部修补。新学期,在选课中释放个性,将自己送入更多陌生的课堂。尽管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重蹈覆辙,但成长的脚步仍在不断加快。
人际,是不断更新的舞台。中学积攒的关系圈在桂子山上无影无踪,而勇敢的人往往先享受社交的快乐。课堂分组时,舍友、班级的小圈子往往联系紧密,而当孤身奋战时,只能不断尝试向陌生的面孔抛去善意,祈祷对方能够与自己达成一致。语无伦次和慌不择路的背后是内心深处的痉挛,每一次同陌生的双眼对视都是对心灵的考验。随着课程的增加和校园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我们不断逼迫自己进行着一轮轮新的交际,比较着“我们”的共同点,接纳着“他们”的优缺点,在集体中既磨尖个人能力,又磨圆不合群的棱角,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
青春是一个尝试的时代,面对陌生的领地,我们拥有的不过是前人零星而琐碎的经验,胸中时而浮现时而下沉的勇敢,以及那始终未减的好奇心。面对从未尝试过的机会,面对不计其数的聊天框时,我选择将青春的激情抛洒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疯狂地将屏幕上杂乱的文件一个个拖进黄色图标中,将书桌上的污渍一遍遍擦拭,不断对着镜子系上衣领的扣子,不断地肯定自己,将剩下的交给过去的努力和未来的幸运。
不要让心中的激动化作手上的紧张,而是直面恐惧,让青春引领大学生活。最后,永远向阴晴不定而又惊喜频出的未来致以崇高的敬意。尝试,不虑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