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拾光,华大留声

作者:唐其芷若 编辑:董娱辰 发布日期: 2025-02-23

寒冬时节,尽管是午间,空气中仍旧带着微凉,我拎着笔记本走进会议室——每周一次的选题大会已然成为稀松平常的事。

窗外,天色晦暗,阳光被层层叠叠的阴云遮住,透进来的光线显得有些懒散。这次我报的选题又在评审的“断头台”上夭折了,其他人的发言似水流淌,我的思绪却如风抚落英般飘散。

指尖摩挲着封皮,纸页的边角已经微微卷起,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几段速记——时间停留在10月31日,“华师运动会采访”。字迹有些潦草,墨水晕染在纸上,像是那天汗水留下的印记。

“请问,您对这场比赛的感受是?”半年前的那个下午,阳光刺得让人睁不开眼,操场上的呐喊此起彼伏,我站在终点线外,攥着采访本,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额角,我努力让声音盖过喧嚣。运动员气喘吁吁地回答,我机械地点头,心里却只想着——接下来该问什么?问题落入俗套怎么办?我词不达意怎么办?

原来,半年前的我,是这样开始的。而回想最近的一次活动,我在桂中路平静地向采访对象递出问题,偶尔停顿,偶尔微笑,话语不再小心翼翼,笔记也不再零散混乱。

半年时间,变化竟是在这样细微的地方悄然发生。就像年会排练的那段日子,一首《有我》慢慢成型——从节奏零散和各自为阵到音符终于契合。舞台灯亮起,台下人声减息,音乐落下的刹那,第一句便齐声唱出。

思绪又飘到记者节那天,在那个曾经与我无关的节日里,我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校园记者,感谢您的付出。”屏幕的微光映在指尖,渗出独属于华大在线的丝丝暖意。

“好了,今天的例会就到这里了”,我的思绪终于回到现实,背起书包,回到寝室,目光落在电脑,恍神之间,一条消息弹出——“学妹,上次的活动稿发布啦,再接再厉!”

我盯着屏幕,怔了一瞬,没有立刻合上电脑。窗外,云层悄然散去,浮动的光影驱散了沉闷,映照着细微的尘埃,也映照着一些的片段——操场上局促不安的提问,半夜里烦躁不已的修改,排练间不约而同的哼唱。曾经与此刻的自己,在光影交错间重叠又分离。

我缓缓合上电脑,余光中,树影斑驳,天色明朗,新的故事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