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人爱之,人人寻之。有人说,美在落满花瓣的小溪里,在夏夜深空闪烁的星星里,或只是放空自己,静静地仰望。《陶土乐器文化与陶笛的演奏》主讲教师赵洪啸和他的学生们以行动告诉众人:美在笛声里。轻轻吐一口气,按动指尖,笛声响起,心中也不由地漾起千层涟漪,暂时忘却烦恼。
鼓励式教学:“混”也是一种美德
《陶土乐器文化与陶笛的演奏》是由赵洪啸主讲的,主要面对非音乐教育专业的各院系本科生开设的人文与艺术类通核课程。课程分为音乐文化与陶土乐器文化、乐理基础,简谱五线谱视唱基础,以及六孔陶笛和12孔陶笛演奏三大板块的教学内容。
“陶笛是一种很容易入门的乐器,只要轻轻地给一点气,就能够吹响。”“陶笛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世界各地的曲子风格他都能演奏。”赵洪啸介绍说,“陶笛作为一种民族的乐器,也有它的文化背景,是从中国的土类八音乐器埙演变过来的乐器。从六孔陶笛开始,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后,12孔陶笛的吹奏就会水到渠成。”同学们从六孔陶笛入手,依据六孔陶笛的图谱学习不同的指法,演奏不同的旋律,即使没有音乐基础,也能演奏小曲目。
在课堂上,赵洪啸允许同学们向“南郭先生”学习,“浑水摸鱼”,让同学们在集体演奏中感受音乐和集体的力量。“同学们在集体演奏的时候感受到尊严,然后开始慢慢地共同进步。”“‘混’,也是一种美德。”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没有学生学不会陶笛,这是赵洪啸最自豪的事。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凯乐在回忆这一课程时,也认为自己每一节课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在陶笛课堂上很少出现无聊到玩手机的情况,在360°无死角环绕的音乐课堂里,每一个选课的同学都能参与课堂,主导课堂,似乎每一堂课都有收获。”
陶笛入校园,丰富美育路径
在《陶土乐器文化与陶笛的演奏》课堂的这一方天地之中,同学们可以尽情享受音乐之美。但陶笛悠扬的乐声却并不局限于这一间教室,而是回荡在华师校园里。如果是闲暇时刻走在校内,宿舍边、小树林、体育馆还有电影场……三三两两吹奏陶笛的同学并不少见,他们或独奏或重奏,练习的也不仅仅是课堂内的曲目。“大家把音乐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校园的文化氛围有所改变,这让我很开心。”赵洪啸说,把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对生活之美的追求传递给学生们,他们又用自己的收获感染了身边的人,让他很有成就感。
在赵洪啸的课堂上可以收获的不止陶笛这一门乐器的技艺,还有对“美”更深的理解。王凯乐觉得,这门课不但让他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提升,而且还深受赵老师教育理念的启发: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或许有一天他们就能创造美。“我觉得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一种共鸣,这种共鸣不需要言语交流,而是心灵感受的反馈,你的心永远随着课堂在走,可能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吧。”
对赵洪啸来说,给学生上课也总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每次上课感觉都很美好,我很愿意到这个课堂,同学们也愿意上这个课”。这是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互相尊重、互相喜爱。在他看来,《陶土乐器文化与陶笛的演奏》不只是一门讲授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的课程,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欣赏音乐、热爱生活的可能:从音乐中获得快乐,从生活中发现美。
曼妙旋律,探寻音乐之美
每节课上课前十分钟,教室里就已经传出了优美的音乐。赵洪啸会在课前放许多不同类型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走入音乐的世界。这段时间里,他还会帮助一些同学修复损坏的陶笛,让大家能在课堂上更好地享受吹奏陶笛的过程。
赵洪啸很喜欢《故乡的原风景》这首曲子。在教授这首曲子时,他会播放一位名家的演奏视频,然后跟着视频里悠扬的音乐一起吹奏。空灵悠远的陶笛声萦绕整个教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欣赏结束后,赵洪啸会边弹琴边带领大家练习。
“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可能难有机会接触或者学一门乐器,”赵洪啸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给大家一个圆音乐梦想的机会。“即便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能成为很顶尖的陶笛高手。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吹一吹陶笛是一种很好的调剂,甚至有疗愈作用。”
随曼妙旋律,飞越平凡、飞越繁杂,感受灵感与巧思,探寻情感与思绪,将陶笛吹响,承载内心的表达并发掘生活的美好。悠扬乐曲不息,这是曼妙的陶笛课堂,也是师生共同演绎的属于华师学子的青春乐章。
(作者为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