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王霞)坡芽歌书是流传在云南省富宁县壮族地区,以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民歌记录于土布上的民歌集。2017年,坡芽情歌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全国进行巡演。近日,坡芽情歌合唱团在我校音乐厅演出,震撼了全场观众,并加演三首。演出结束后,华大在线与合唱团指挥叶明菊进行了对话。
华大在线:您可以大致说一下坡芽歌书合唱团的大致发展历程吗?坡芽情歌合唱团从组建到走向世界的舞台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叶明菊: 2006年2月,一支文艺普查队来到富宁县,发现了藏在壮族歌曲中的文化秘密。坡芽歌书就是在当时被发现的由81个古老的符号代表壮族山歌的土布。随后,当地壮族人民随即组建了坡芽歌书山歌队。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2011年,山歌队参加了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其清新质朴的天籁之音使得坡芽山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当时的文山州富宁县的县委书记王毅决定组建合唱团继续发扬坡芽歌书。于是,2012年在坡芽歌书山歌队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员的招募并成立了坡芽歌书合唱团。由于成员都是坡芽情歌的业余爱好者,没有音乐基础,指导老师便从基础开始教起。训练的强度以及生活的艰苦让很多人选择了中途退出,最后合唱团只剩24人。总之,合唱团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
华大在线:您觉得坡芽歌书合唱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叶明菊:最大的困难是合唱团的人比较少,能保持现有人数也很不容易。由于合唱团中的女性比较多,她们要兼顾家庭与事业,坚持留在合唱团很不容易。但合唱团再进行新的人员招募也比较困难,因为新招的成员音乐基础比较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训练。我国艺术基金会要求一年完成任务,在一年之内难以将新成员训练到原有成员的水平。人员稀缺是合唱团继续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难以解决。
华大在线:2006年2月,坡芽歌书的发现,震惊中国学术界。您可以大致说一下坡芽歌书所代表的壮族人民的情感和坡芽歌书的文化价值吗?
叶明菊:坡芽歌书上绘有81个古老图画符号,一个符号代表一首壮族山歌。坡芽歌书记录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遇、相知、相恋并白头偕老的情感历程,是壮族人民的爱情密码。坡芽歌书可以说是艺术界的另一种记谱方法,是壮民族所独有的一种记谱方法。坡芽情歌歌唱时的声音非常淳朴。这两点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我觉得这种独特性和纯朴的歌声是坡芽歌书最大的文化价值。
华大在线:坡芽情歌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种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发展。你觉得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坡芽情歌?
叶明菊:一方面是要进行宣传,让人们知道这么优秀的壮民族文化。比如过去的《刘三姐》,只要一播放电影《刘三姐》,大家都会唱《刘三姐》这首歌。二是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合唱的形式将坡芽情歌推向舞台,走出壮族。
华大在线: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长久不衰,您觉得坡芽情歌在发展中有哪些文化创新?
叶明菊:创新首先要保持原有的特色,即文化原点。我们在作品的创作上,我们没有改变坡芽情歌原有的文化状态。在创作手法上的创新比较大,创作手法融合现代音乐的因素。在声音方面,我们没有离开民间原有的声线,但是我们的声音扩大了。没有变的面目全非或是去模仿谁,始终保持原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