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世生 图/陈希昌
“我今年61岁了,还是没有任何双休日和节假日。”近年来,范先佐常收到各类教育研讨会,学术报告会、评审会,媒体采访的邀请。深感时间不够的他,只能尽量将能推的活动都推掉,极力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之间寻求平衡。
范先佐作为国内教育经济学领域较早起步的学者之一,近年又致力于研究农村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广受社会关注的议题,其受到教育界和媒体界的青睐并非偶然。
名师领路:奠定终身学术基础
教育经济学在我国是改革开放后才引入的新兴学科。1972年4月,范先佐进入华中师范学院学习俄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国内教育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杨葆焜教授创立教育科学研究所(简称教科所),调范先佐参与资料翻译工作。1984年,范先佐考取杨葆焜的研究生,这才正式开始教育经济学的学术研究生涯。
杨葆焜先生是国内教育界的权威,地位很高,但虚怀若谷,与世无争。他常说国内教育经济学起步不久,自己看的书并不比学生多,因而很少给学生上课,却要求学生去别的系听政治经济学、高数、统计学等课程。范先佐他们当时有些纳闷,正式参与研究后才明白良好的经济学、数理统计基础,对于教育经济学研究至关重要,这才体会到杨先生的良苦用心。
杨葆焜当时还身兼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等职,每到开会之前,都将所有学生聚在一起,说:“我们来议一议,这次提交什么议案。”范先佐认为,这是杨先生对学生独特的培养方式,圆桌讨论给了每个人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提交议案的形式则培养了大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1989年,范先佐通过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成为前苏联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访问学者,次年师从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M.列维茨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答辩时,范先佐领会到了苏联人治学态度的严谨——不仅论文后的参考书目要逐个核对,预答辩更是一道让人难熬的坎。范先佐回忆,预答辩之前要贴出海报,邀请研究所的每位老师参加。预答辩时,老师们常常对申请者的论文进行“狂轰滥炸”,甚至还为不同观点争至面红耳赤,让申请者“像坐在审判席上一样”。预答辩之后要举行投票,通过的人才能申请正式答辩。
范先佐的博士论文聚焦“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大部分数据和材料源于国内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实践。其时苏联正处于解体过程中,对于来自中国的改革经验非常感兴趣。1992年,范先佐顺利通过答辩,成为教科所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
主政学院:被事务推着向前走
范先佐归国后,成为教科所的接班人选。上任前,杨葆焜嘱咐范先佐说:“你做点学问还可以,但你太有‘思想’,太率直了,最多做两届够了。”此后,范先佐开始了13年的行政工作经历,先后担任教科所所长,教育学院副院长、院长职务。
这13年中,教科所与教育系合并成为教育学院。为了给学院争博士点、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等,范先佐总是处在忙碌中,很多时候都是被行政事务推着向前走,身不由己。这13年的行政工作,对于范先佐来说,占用的时间太多了,让他很难集中时间静下心来做学问,只能在白天的行政、教学之余,利用晚上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