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学者】辛艺华:三十年磨一剑的优雅师者

作者:曹世生 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5-11-13

文/曹世生

“我父亲辛克靖是华师美术系第一届毕业生。”在谈到自己专业生涯的起点时,辛艺华很自然地提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1958年5月,24岁的辛克靖放弃了华中师范学院的教职,报名支援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就这样,本可成长在武汉的辛艺华,其出生地变成了恩施。

陪同父亲老友张良皋先生(著名建筑学家)观看辛克靖从艺六十周年遗作展 2012年

恩施的纯朴风土,新社会的激情生活激发着辛克靖的创作热情,“文革”前辛克靖已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国画家,擅画人物、山水。在湖北省美术馆的“湖北省20世纪美术文献作品陈列展”中,我们还能看到辛克靖1959年创作的成名作《万丈天堑送飞泉》。绘画之余,辛克靖还醉心研究土家文化,以长期艰辛的实地调研与写生,将鄂西土家族的民居装饰系统地整理成章。

辛艺华自小跟着父母畅游恩施山水,画速写都是旅途中的必修课,对美术的热爱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起来的。与此同时,父亲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珍爱也深深影响了辛艺华——辛克靖的美术创作重在把中国传统经典与西方艺术精华相融合,而辛艺华目前的主要研究课题便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问题。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从大概20年前开始,国内设计界兴起一股“民族化”浪潮——从盲目地向西方看齐到关注“本土化”设计资源,民间艺术成为热门的设计元素。问题在于,许多人不一定了解传统图形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加辨别地滥用,让作品显得生搬硬套、毫无生气。

同时期在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中,对这一问题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有关本、硕设计教育的专业教材往往关注从构思到表现的具体设计方法,较少涉及设计艺术的综合思维,从国外翻译的设计教材,在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有独到之处,不过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所面临的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问题也不一定适用。

面对这样的现实,辛艺华开始给研究生开设《图形语言分析》课程,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中国传统图形的构成之道。为什么要先借助传统图形来理解图形的意义呢?

“我们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又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了解民俗事象,所以用中国文化讲中国图形,便于理解图形与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传统图形从意义到表现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寓意与样式,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图形作法,分析它的审美意蕴及构成形式,能帮助我们理解并且把握中国传统图形是如何构建这种文化意义的。”辛艺华说。

辛艺华要求学生精选一种民间艺术种类进行深入研究,并能通过动手制作来体验蕴含在民间艺术中的文化和情感——“比如说剪纸多用在喜庆的场合,艺人们都是带着满心的欣喜去剪的,我就要求学生仔细去揣摩每个剪纸样式中所蕴含的那种喜悦的情感,最好还能动手剪一剪,体会剪刀和画笔不同的力道。”

该课程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向大师学习。辛艺华要求学生们选择一个西方设计大师,一改常规的研究模式,从作品本身转向对作品形成的文化环境和表达行为进行分析,对设计大师思想观念的建立、形成和变化进行考察。特别强调对形式语言的研究,也就是用构成学的理论剖析大师如何组织图形元素来表达概念和意义。

经过这两步训练,同样在设计中使用传统纹样,相比简单地套用已是质的飞跃,再辅以娴熟的现代形式语言的运用,相当于将传统图形从“古文翻译成了白话文,进而译为英文,由此完成传统资源的现代转换”,辛艺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说。

作为国内高校设计专业最早开设的《图形语言分析》课程,前期已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现代语境中图形创造的审美思维研究”,并立项为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图形创意设计课程及教材建设研究”。课程开设至今十年,研究并撰写的《图形语言分析》即将出版,在这一课程理念下培养的学生,也屡屡在国内和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

为马来西亚董总独中教师美术研习班作《沟通•交流》开班讲座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