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9日,教育部简报〔2024〕第48期以“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题,推介我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举措和做法。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学主渠道、善用社会大课堂、培养优秀大师资、建设思政共同体、借力融媒体平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改革教学主渠道,创新课程体系。一是建强思政课课程群。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全校师范生和教育学学科学生开设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上线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驻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获评典型虚拟教研室。开发思想教育、学业辅导、健康教育等11类主题课程,开设“武汉‘四史’教育社会实践”等思政选修类课程。二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培养、管理、评价、激励“四位一体”的教学机制,探索“思政+专业”教学模式,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打造专属思政课,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学马列·读原著”“歌声中的党史”等思政课特色品牌。三是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设“不朽的丰碑 不竭的动力——永远的焦裕禄精神”主题教育诗词党课,打造“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沉浸式课堂,将长江文化、学校西迁办学史、中国式现代化等作为专题或案例教学,组织公演《恽代英》等原创话剧,增强红色文化育人成效。
善用社会大课堂,夯实实践载体。一是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与武汉革命博物馆等20多家单位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将思政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创作65项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开展的“红巷里的思政课”“以黄祯祥血衣的故事为切入口开展革命精神教育” “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在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探寻新质生产力”被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评为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项目。二是推进多样化实践育人。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理论宣讲和“千生画千村”等社会实践活动,打造“田野上的思政课”“笔尖上的思政课”。构建“大爱华师”志愿服务体系,每年组织1500多名学生赴中西部支教,70余支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各类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三是发挥博物馆育人功能。重点建设以校史馆、博物馆、章开沅人文馆为主体的特色馆群,发挥中国楹联文化传承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作用,引领学生学好思政课,提高实践育人实效。
培养优秀大师资,汇聚育人合力。一是建强专兼结合的大思政课师资队伍。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构建包括思政课教师、思政工作者、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模范人物等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坚持引育并重,为青年教师“一对一”配备教学导师,并在教研项目、经费资助、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发挥大思政课教研平台作用。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中心等教研平台,常态化进行“千人云教研”,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获批教育部思政课专项教研及工作项目20项。三是提高大思政课队伍综合能力。成立“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以集中备课形式汇聚优秀师资,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教师深入研究教学重难点问题。实施“思政队伍融合发展计划”“最美辅导员成长助推计划”,举办辅导员沙龙、辅导员技能大赛等,不断增强教师铸魂育人本领。
建设思政共同体,拓展工作格局。一是实施共同体建设“大工程”。发挥牵头高校作用,协同14个市(州)综合改革示范区、36所综合改革示范高校、400多所大中小学校,加快推动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湖北省)建设。承办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工作推进会,与鄂州市政府共建共同体建设试验基地。二是服务共同体育人“大格局”。落实“对岗交流”计划,选派18名教师干部到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受援学校挂职交流、送教上门,培训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1500多名,每年输送近300名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就业。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创建“大中小学手拉手·思政云课堂”,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材同研·实践共享”。三是构建共同体发展“大平台”。研发上线共同体建设评价系统,推广使用智能教学平台,编制教情分析报告,为师生教学精准“画像”。编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议题式教学实录》,打造六个学段思政示范课150余节,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借力融媒体平台,讲好思政故事。一是聚焦重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教育部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优势,实施“融媒思政”战略,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讲好“云端”上的大思政课。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出“华小诗学二十大”系列微视频、原创主题歌曲《大先生之歌》等思政文化精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二是围绕湖北实践讲好“荆楚故事”。推出以首届“荆楚社科名家”章开沅为原型的原创话剧《开沅!开沅!》,大力宣传“楚天园丁”“荆楚好老师”“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等先进典型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展现大思政课育人成效。三是立足学校改革发展讲好“华师故事”。聚焦办学治校大事要事,广泛报道学校落实“强师计划”“优师计划”“国优计划”、服务中西部基础教育等政策举措,全面展现办学成就和奋进征程。建设校院两级融媒矩阵,推出“校史上的今天”“大美华师”“华师大先生”“华师一课”等专栏专题,切实增强大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3165/202411/t20241120_116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