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故里,蔡甸等你!”南风轻轻拂过,与大家的笑声纠缠。当最后一次齐声喊出实践队的口号,话语掷地的瞬间 ,我们与蔡甸的七日的故事,也悄然落幕。
决定加入“知音逐梦”暑期实践队时,兴奋与不安交织——从未到基层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我能做好吗?会不会给队伍拖后腿?出发之前,迷惘如薄雾萦绕在我的心头。直到踏上大巴车,倚窗而坐,我看着窗外的风景不断地更迭,从武汉市区的绚丽灿烂渐渐变为郊区的山青云白,我的心,竟也跟着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周,所见的风景、所遇的人、所经历的事,于我而言无一不是新奇的,直至今日提笔,心中依然怀念。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嫩莲藕如何爽口香甜,用老砂铫子煨的莲藕排骨汤如何一绝,但我却从未设想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究竟什么光景。直到走进蔡甸——这座以莲藕闻名的城市,我才一饱眼福。“蔡甸莲藕,粉糯可口,四季飘香”。当我置身于十里莲华养心谷,在夕阳余晖挥洒大地的背景下,瞧见“万绿丛中一点花”,所有的烦闷都在这一刻退散了。莲叶亭亭,撑着一捧欲开的粉。恍惚间仿佛进入了易安居士笔下的“藕花深处”,课本上的《爱莲说》也具象化了。微风过处,莲花轻轻摇曳着,在暮色里递送着她浅浅的芳香。“咔嚓”声不断,我们一行人试图用手机、摄影机留下落日荷景,也许某日再次翻看,大概也会有感于斯吧。
除去斯景,亦有斯人值得想念。出发之前,我们就计划在蔡甸组织一场“村晚”表演。我和W同学,为了所负责的一项节目演出能够顺利进行,从设计初稿、修订成稿到反复背诵排练,常至深夜。期间说从不疲倦,那是假的。但在彼此的合作与鼓励下,我们成功走上舞台。能给蔡甸的老少妇孺们带去欢声笑语,才是我们此番表演最重要的意义。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台下等待入场的那十几分钟。广场上人潮涌动,数百居民围坐在台前,热闹非凡。这浩荡阵势让我有些生怯,担心表演忘词或失误。可就在此时,民舞团的阿姨们神采飞扬、自信满满地向我们走来,我一下子顾不得表演焦虑了——惊叹于岁月在她们脸上雕刻风霜,她们却迸发着我们所不能比的蓬勃活力!她们在台上随着音乐节奏舞动,姿态自信,神气十足。台下,我被这股子劲深深打动了,鼓起了信心。
演出至酣处,忽有礼炮轰鸣,抬首张望,璀璨的烟火在淡蓝的天幕中绽放。和队友交谈后,我才知那是有户人家祭奠逝去亲人的仪式,这时,舞台正至高潮,两相辉映,我不得不感叹:一生一死,天上人间,斜阳将息、烟火辞暮,一切的一切,都在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敬意。
于是我鼓足勇气,走上舞台,顺利完成了最后一夜在蔡甸的表演,为蔡甸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次日,登上返程的大巴车,我携着满心的回忆和感慨,告别了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