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们今天吃什么菜?”
“不知道一起去菜市场逛逛再说。”
大学的生活难得多了份松弛感,我也终于有了“闲心”和家人一起出去转转,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也看看市井里的家长里短。
我喜欢菜市,喜欢它质朴的气息和生之乐趣。每一个清晨,菜市场总是先整个城市一步苏醒,和朝阳一起鲜活起来。无论因何而聚集在这一座城里的人们,都为着“生活”这一永恒的主题在菜市场里共同拢起了城市的烟火气息,这是属于每个人的浪漫。汪曾祺先生无疑是这方面的行家,他写,“每到一个新地方,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着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都令人感到生之喜悦。”这是一份无需大肆宣扬便了然于心的喜悦,你只管往菜市里走就好。从一个狭长的路口进去,首先看到的是早点铺子,热气腾腾的包子规规矩矩地排列在蒸笼里散发着蓬软的香甜,“滋咕滋咕”则是油条出锅的声音。再往前走两步便有浓郁到化不开的粮食酒的气味叫嚣着钻入鼻中,但并不刺鼻,是谷物的沉淀和发酵的绵醇。
来到岔路口,菜市的繁茂如现眼前。菜市外在虽如麻雀般小巧,内里却是五脏俱全——它给了人们很多选择,而不管踏上哪一条路,都保有收获。且看那顶花带刺的黄瓜、颗粒饱满的玉米、嫩得可以掐出水的白菜……它们都慵懒但不失精神气地横卧在摊面上,有的还未晒干身上的露珠。许多当季的野菜像马齿苋、地瓜叶子也显现了身影,给人一份惊喜,新奇得很。超市的果蔬,总是被冲洗的干干净净,裹在保鲜膜里待价而沽,就像一群已被整容的美人儿,没有丝毫的个性可言,而在菜市,你甚至可以看到有的老人家把麻布袋子往地上一铺菜们就被水灵灵地摆上,有的还带着泥土,头上顶着缨子,诉说着劳作与收获的淳朴。至于生鲜活禽的铺子,那就更热闹了,各样地叫声谱成了独特的乐曲,地上踱步的踱步,水里翻腾的翻腾,处处透着旺盛的生命力......
就是这样的菜市,连接了农村与城市,让每一个摊主都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用心经营着生活的希望,也在五颜六色、新鲜水嫩的瓜果蔬菜和活蹦乱跳的生鲜活禽间传递着生之喜悦,彰显着耕与获的质朴踏实。
当然了,我对菜市的喜爱还离不开这方小江湖下人与人之间无形连接起来的纽带。就在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可以感受着生活最本真的一面——你会恍然大悟,所有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你还会惊讶地发现,在这里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是一个贬义词,还记得有网友说:“在国贸5万买包,但在菜场为5毛钱讨价还价,这是比买奢侈品更时髦的事!”在那里,温情脉脉流动在言语举止之中——逛菜市时总有叔叔阿姨热心给你演示怎么挑选,有老人家们“得意”地跟你讲述这菜怎么做味道最正宗,有摊主给你抹个零头或者再塞点蒜头香葱......
就是这样的菜市,隐匿在钢铁水泥的城市森林里,自带一种江湖气。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写:“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因为在菜市,没有什么风花雪月,也没人跟你谈论诗和远方,有的只是脚踏实地和一饭一蔬。小时候不太懂,越长大越发现,“接地气”才是生活。因为真正能治愈生活冰冷的,不是间歇性的满腔热血,而是一日三餐的热气腾腾,还有那热热闹闹的人世间。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军”菜市,来一场别样的“旅行”,好像在这里你可以把所有的郁闷烦恼抛开,甚至可以和大爷大妈们于砍价一事上过招不亦乐乎。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喜爱这样的菜市,喜爱它透着的生之质朴与喜悦,也喜爱它浓缩着的无尽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