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王佳申编辑:黄妍妍
发布日期 2024-02-29 19:46:00

从放假开始,我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松懈。那时,我还没有思考过要在假期做些什么,只是每天都重复做着相似的事情,打扫卫生、刷手机……重复枯燥的生活让我无所适从,心情变得逐渐烦躁。

妹妹开始寒假打卡之后,我承担起了协助她完成打卡的职责。在妹妹学习古诗时,我会帮她寻找背景资料,和她一起学习相关知识,并向她解释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知识点。由此产生的教学成就感,让我感到寒假生活不再那么枯燥了,并从中意识到,我也可以给自己制定打卡计划,以缓解自己“无事可做”的焦虑。

转专业后,部分课程的预修课需要我自行安排学习。于是,我从最简单的整理知识开始,翻开以往课程的PPT,查资料、做笔记。不就是浏览知识和做笔记吗?有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就足够了。但是后来,我发现单靠浏览知识和简单的摘抄是不能串联起框架的;在缺少前面知识支撑的情况下,后面的知识对我来说难以理解。打卡进程一度停滞,我这才感受到了梳理知识框架和理解知识内部逻辑的重要性;但假期懒惰心理作祟,我不想过多思考,只是安慰自己“无论如何我也是在学习,并没有浪费时间”。

由于精神上的懒惰和懈怠,我一直停留在学习的表层阶段。由于缺少知识梳理和编码内化的过程,我感到自己知识的储备量增长缓慢,看不到学习的成效,于是逐渐放弃打卡。相反,我妹妹坚持打卡,用心坚持读书和练字两周,她读书越来越流畅,字体也越来越工整。和我的“形式主义”学习不同,练字时,她总会思考每一笔在哪里,结构如何,也在每一次重复练习中修正上一次书写中的失误。对比之下,我有些羞愧。

在陪伴观察妹妹学习的这段时间,我逐渐认识到,学习不能仅做表面工作;即使是假期的学习,我们的“精神”也不能偷懒。“形式主义”的学习方式,不仅不能让我们真正掌握知识,还会让我们因学习效率低下而产生焦虑心理。

从大年初五开始,我再次开始尝试打卡。出于上次失败的经验,我一开始便坚定想法,不让大脑“偷懒”,在制定计划的同时给自己设置了完成思考题、梳理知识框架的任务,希望能够借此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接下来的十天,我浏览的知识量虽然不如之前,但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总算记住了一些重点内容。我不再执着于“量”,而是追求着“质”,与之相伴的还有自己焦虑感的下降。

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只浏览知识的表面而不去深入思考,便会进入机械性的“形式主义”学习误区。这样的学习方式看似充实了假期,实际上反而让我产生了精神内耗。反思假期,我觉得我收获满满;收获不在于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我真正意识到了学习中切不可有“精神上的懒惰”。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