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谓“文字讨好”,但求交流舒心
作者:崔紫茵编辑:李嘉瑶
发布日期 2022-11-11 10:31:41

“亲,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请问交健康码截图了吗?”收到生活部长如此温馨的提醒,我赶紧完成任务并予以回复。考虑到自己影响了别人的工作进度,一时感到有些愧疚,希望能够回复一番同样温馨的话语。“好滴好滴,刚刚已经交了,辛苦了”,一番思索后我删删减减,终于点击了发送。

近日,词条“文字讨好症”悄然风靡。它指的是:很多人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最早的“文字讨好”估计要从电商客服一口一个的“好的呢亲”说起,发展到后来,更多的日常对话也开始运用“好滴”“嗯呢”“来啦”等亲切的表达,而对话内容中也常常存在明显的修改痕迹。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社交内耗”,是对别人一种过度的“讨好”,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编辑消息的时候的确会十分慎重,会考虑受众在读到消息时的感受。但这并非为了讨好屏幕对面的人,而是希望能以更简明的文字传达出所需表达的意思,同时遵守独属于网络文化的社交礼仪。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位男士面对朋友的道歉时,脑子里同时窜出两句话:“我不会介意的”和“我不介意”,结果发出来却成了“我不会不介意”,从而引起了朋友的误会。如果他发消息之前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这种尴尬场面大概率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对于正在编辑的消息,可适当检查修改,排除冗杂,这既能让自己满意,也方便别人获取信息,同时还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办事态度。

尤其是在发布各类通知之前,反复读几遍或者请身边人帮忙试读,并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做法十分必要。因为这类消息是面向多元受众的,很难保证所有人都能够清晰理解消息内容。而一旦有人产生了误解,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会引来频繁的询问,亦或是致使行事出错,导致后续工作难以进行。由信息传达不清引发的情况印证了“蝴蝶效应”,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最终却可能会引发难以解决的麻烦。由此观之,确保信息的适读性和易读性十分重要,只有确保多数人正确理解消息内容,才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从而达到不耽误自己和他人时间的目的。

为保证消息传达的准确性,除了要让消息内容简明完整,还要注重表明自身态度,以防出现误解情况。相比线下交流,依赖于网络空间的沟通天生就缺乏准确性,隔着厚厚的屏幕,我们无法观察对方的表情和态度,从而容易导致理解偏差。而倘若在线上交流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展现自己态度的语气词,便能够让对方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此时此刻的情感倾向——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是勉强还是非常同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交流的缺陷,防止对方过度猜想,避免误会的产生,同时还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独属于网络空间的社交礼仪。

试想,假如别人给你发消息的时候,文字堆积,语言生硬,你是否愿意花时间猜测其态度?换个角度来说,这个人会不会给你留下不良的印象?答案显而易见。由此可知,如果不换一种更加妥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就只会让原本已经足够生硬的线上交流更显隔阂。慎重编辑消息并不是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感受,也不是在盲目从众,而是当我们换位思考后,决定用期望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他人,而后选择的一种更为谨慎的交流方式。

在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常常会出现一些引起众多关注的微小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这类现象都需要被批判,我们不必给每一种现象都打上一个“看似据理批判、实则小题大做”的标签。在浏览各种网络言论时,应当保持冷静、独立思考,避免被不当言论影响价值判断。

“文字讨好症”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必然的,它是对网络交流缺陷的一种弥补,其本质并非“讨好”,而是网民自主选择的一种符合网络情景的社交礼仪,我们不必因为有人贴出了“讨好”的负面标签而去排斥它。

如果这种交流方式并未对你造成困扰,甚至还更有利于你的表达,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将其应用于线上交流呢?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