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人生
作者:余佳仪编辑:熊娟
发布日期 2022-11-02 21:35:09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量化。

打开手机,昨天一共走了11563步,每天一分钟跳绳完成12次;睡眠时间是7小时05分,其中深度睡眠2小时56分,中途醒来1次。走上智能电子秤,今天比昨天重了0.8kg,因此今天的热量摄入目标是1300大卡,比昨天少200大卡。

豆瓣“量化生活”小组如今有超过22000名用户,许多网友记录着自己的“量化生活”:教资考试复习、每天跑步8km、每日阅读35分钟、戒糖打卡、日常记账……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逐渐用数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其实,“量化人生”这个概念最早由《连线》杂志编辑加里·沃尔夫和凯文·凯利在2007年提出。他们是这样定义的:“量化人生”是一场个人日常生活中用输入、状态和表现这样的参数,将科学技术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革命。这种量化,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身体的数据化、个人位置的数据化、个人消费、社交活动的数据化、评价的数据化……

在信息技术时代,把自己的生活数字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个人选择,只是如今有些人对量化自我过分推崇,让“量化”变了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哲学方面的讨论: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彻底量化?

首先,量化思维的背后,是功利主义哲学的动机。在功利主义的奠基人边沁看来,一切效用和价值都能够用统一的标准衡量,都是可计算的,换言之,都是可量化的。而量化的基础是数据,我们坚持量化思维的底层逻辑是数据代表科学,数据是一种更客观的存在。

但我们对自己的解释权是来自客观的标准还是主观的感受?一个人本来依赖感觉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比如,昨天是不是睡好了?今天比昨天是不是更有充实感了?但现在,大家过度依赖用外部标准数据量化自己,依赖所谓的理性化、数据化,逐渐“放弃”依赖自身的感觉。这会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通过“量化”,自己是能够掌控自己的。但有时,我们是被各种数据、指标的牵引,走向了一种更强的社会控制。量化自我不是让人们拥有更多选择,而是侵蚀了他们的选择。

“面对人的全面数据化,我们也需要再次从哲学上反思,人的本质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在《“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一文中提到,虽然人的数据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服务与管理的高效、精准,但这也意味着很多时候人不再被看作是具有独特体验与丰富境遇的生命,而是被简单粗暴量化的对象,或者无差异化计算的数字,“以人为本”可能会逐步转向“以数字为本”……无数的数据再精确,也描摹不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与人相关的数据维度的不断丰富,并不意味着数据对人的反映是完整的,也不意味着人的一切都可以由数据塑造,仍然有一些人的本质属性,无法变成数据,或者不应该成为数据。

量化的本质是优化,而优化的结果是服务人本身。如果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多尝试从一个人的角度,真实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吧!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