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沉默的执剑人
作者:彭志翔编辑:郝文
发布日期 2019-01-18 17:07:12

我一直都是喜欢幻想的人。我想过当一名老师,摒弃分数的限制因材施教,让所谓的“差生”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彩;我也想过学心理学,希望能够感同身受,完全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解决问题。最终,我进了新闻传播学院,我又把自己想象成刺破黑暗的一把利剑。

在见习记者的工作中,我总会在采访前脑补出各种场景,可事实往往与想象相悖。针对“华师锦鲤”一事进行采访时,我确实不明白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何闭口不谈,对这次澄清式的宣传为什么不给予理解,满怀热忱去询问却只换来模糊不清的回复。而针对“用大功率电器问题”进行采访时,我本以相关负责人对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的事情下绝对结论,可他们态度温和,眼神中流露出了对学生安全和方便权衡后的无奈,以及部分学生不配合他们工作的心酸。

我逐渐明白,自己并不是所谓的利剑,而是执剑人。即使记者本身不具有攻击性,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能决定“剑”所指的方向,给予他人解决问题的契机。

我们的话语权实在是太重了,稿件中的一句话就会给被采访的部门增添亮色或者使其形象损害。就拿“用大功率电器”的问题来说,记者稍微写得有失偏颇就会导致相关部门和学生成为对立面。不接受采访也许是对新闻人的怀疑,接受采访则是对新闻人的信任。正是因为这样的权力落在了我们手中,我们更应尽力保持客观,去撰写最接近真相的消息。

执剑人最痛苦的地方就在于有时不得不沉默吧。为了公正,我们不能说“过于自我”的话。一些简短的消息不能说服学生,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一些光鲜亮丽的正面消息又没什么人会去关注;对于一些敏感层面的问题,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发生到发酵,再到最后慢慢无结局地平息。我们只是媒介背后的执笔者,无论是负面新闻还是正面新闻都只是通过平台展现出来而已。

即便做新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内心有想法时,我们也不能因为预先考虑到的可能遇到的困难而不去做。做不做是一回事,做不做得成是一回事,做成后也许又要考虑到大局,发不能发又是一回事,用我师父的话来说也许是“要搞事就得有决心”。对于一些不能发表的稿件也不要埋怨,不必有惋惜之情,只要作为新闻人的我们尽力走到最后一步就足够了。毕竟“做”的过程比其他一切过程都重要。

“做”的过程其实也是见证的过程,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第一次找新闻点的时候,在运动会的第二天,我见证了音乐学院的老学长为了不留遗憾而狂吹小号,即使已满头大汗也要钻进玩偶服为学院加油;我见证了在长跑中,一人陪朋友跑了十圈之多。那一天我见证了各种欣喜,各种遗憾,我希望通过文字将这些画面展现在大家面前,把这种小感动带给所有的人。

我加入在线的时间也不太长,有时可能有点“无脑”,提一些难以实现的想法,可学姐们对我的态度是包容的。华大在线是我归属感最强的组织了,我在其中感受到了各种温暖。加入在线后,我的感觉就是“我彭某人从未受到过如此待遇”,无论是起床后看到学姐凌晨两三点改好的稿件,还是在大学生活、学习方面得到“有求必应”的解答,都让我对她们无比钦佩与感谢。

可能突然提到堂吉诃德有点奇怪,但我真的羡慕他,就算竹篮打水一场空,执着的他又怎舍得停歇呢?也许一些事物就是因为追求不到才美丽吧。最后用《我,堂吉诃德》里的诗句来结尾,“而人间,定会不同往昔,纵然我,终将疲倦无力,仍要用伤痕累累的双手,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