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华师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作者:程佳维编辑:李欣悦
发布日期 2016-12-25 11:29:00
 
  学以致用 传承文化
 
  在博物馆有这样一群人,她们身姿优雅,落落大方;她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她们讲述着博物馆的故事,对藏品的时代、材质和珍稀之处如数家珍,传递着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她们就是博物馆的学生讲解员。
 
  负责博物馆事务的张阳老师告诉记者,博物馆讲解员最开始应该是由历史系的老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共同担任的,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也为了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后来博物馆的讲解员便一直由历史系学生担任,并将这个传统延续至今。
 
  历史文化学院大二学生白志慧担任学生讲解员不久,当被问及第一次接待的经历时,她说“还好还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作为讲解员的第一次接待,都是面对着刚入学的新生。“因为专业不同,不需要太多专业术语,更重要的是和大家的互动交流。”同是讲解员的历院大二学生刘悦则回忆说,她的第一次试讲显然没有白志慧那么轻松。“当时,我接待的那个学院的学生人数太多,话筒声音又不太大。”刘悦坦言,“我特别紧张,一紧张语速就变快,感觉像在背书。”这不仅是学生讲解员的第一次上岗实践,也是新生们第一次接触到华师校博物馆的百年珍藏。
  在正式上岗前,学生讲解员们要经过老师们和上届的学姐的专业培训。白志慧的讲解词,是长达十多页的讲解稿。不仅如此,讲解员们在自己的专业所学外,还需要努力查阅收集藏品的相关知识,学习和观众们的互动技巧,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刘悦提到当时带自己的是已经保送至北大的同门师姐。她都清楚地记得当时师姐在给她示范讲解一面宋代古镜时,首先从镜子上的纹饰说起,再发散到各个朝代的纹饰特色。然后从镜子的外形说起,又联系到其他朝代的镜子轮廓特色。
 
  校博物馆为学生提供的,不只是走马观花的几次观展经历,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刘悦就是因为一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馆内收藏的开光外雕龙笔筒激发了她对文物的兴趣。正是凭借这份兴趣,让刘悦成为了校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也让她有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今后能够从事和文物有关的工作。同为讲解员的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张芊雅说,从自己的专业上讲,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经验和锻炼。但更希望能向大家表达:保护文物、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