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执着志愿服务的非典型学霸
作者:周华颖 王晓丽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5-06-24 17:59:00

   不容易的社会实践

  2013年的暑假,张丹和她的同学们申报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要赶赴汉川汾水做关于“农民环境权益保护”的暑假实践活动。那时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7月份,他们住在汉川那边的中学学校宿舍里,一个宿舍里要住三个人,但是只有一个很小的风扇,洗澡也只能用阿姨在大锅烧的热水,自己用小的容器舀水往身上浇。“我记得当时洗澡只能晚上六点以前,洗晚了剩下的水就都是泥夹水。”

  白天,他们就到街头去发放问卷,七月的日头总是很大的,他们就沿着汾水的街边发放问卷,一走就是一天。晚上回来之后也没有什么别的娱乐设施,她们就苦中作乐,围坐在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我们玩的特别嗨。”最后连在隔壁打扑克的老师也被吸引过来。因为白天走了一天,所以晚上即使天气很热也很快就入睡了,早上五点多久会起来。坐在学校前边的田野边,乘凉消暑。

  七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回到学校之后,因为其他的队友都在忙别的事情,所有最后整理修改报告的任务都落在了张丹一个人身上。那几周,她每天上完课就回宿舍整理数据,作分析,最后形成了五六十页的报告交给负责的老师。然后老师指出不满意的地方,张丹再熬夜改。在那一两个星期里,她每天熬夜熬到一两点,排版、改错别字、绘图,把平面的改成立体的,把立体的改成平面的……一遍又一遍。“到了最后,那个老师都有点不好意思再找我了,就让同学把报告带给我,告诉我修改哪里。”

  报告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之后终于过了指导老师的眼,提交上去之后,突然有一天,一同参与实践活动的张德华老师找到了张丹,让她帮忙写一下社会实践活动答辩的发言稿。文笔一向不错再加上对实践活动很了解,张丹一气呵成的完成了发言稿,老师也颇为满意。但在快答辩的前几天,她又接到老师的电话,要求她代替自己去作报告。

  “那是我第一次上台作报告,真的很紧张。因为下面坐着的几乎都是老师。而且作报告的也差不多是老师。”在张德华老师的鼓励和力挺之下,张丹还是站到了台上。克服了一开始对于讲台的紧张心理, 她很快找到了感觉,头脑清晰,一条一条的回答和回应老师的问题和质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结果出来,张丹的报告获得一等奖,她所在的团队获得省优秀团队,张丹获得省实践活动先进分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