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风】孙泽学:始终保持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
作者:刘昌潘 齐玉萍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18-09-14 11:48:03

在桂子山上从教多年,历史文化学院教授、2016-2018年度“三育人”标兵孙泽学始终保持着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从未降低执教标准,也没有放松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他认为,唯有此,方能不辜负为生之师的担当。他努力做好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为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尽心尽力。

孙泽学很重视“课堂”育人的主阵地。在他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潜力非常重要。因此,他的课堂上,不仅有丰富的知识点,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希望学生能逐步构建起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他要求学生,历史研究不能将某一历史时段孤立起来,要做到将前后历史时段联系起来统一考察,即以“大历史”的眼光追根溯源,探求历史的发展脉络。讲好课的同时,孙泽学也很注重教育学生做人。在每个班级的第一次课上,他都会摘录几条关于为学与做人的语录与学生分享,以此来提醒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做好科研育人也是身为教师的职责所在。在课堂上,孙泽学通过多提问题、多互动等方法,在交流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一些开展研究的起步工作,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以后做好研究打下基础。“现在有的学生读书量比以前少。老师和学生多互动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在某种程度上‘逼迫’学生去读一些书。”孙泽学说。

无论是学年论文还是毕业论文,从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再到论文写作,孙泽学都从严要求。虽然现在有人提出本科生不必写毕业论文,但孙泽学认为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华师这样的重点师范大学,撰写毕业论文也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基本要求能为以后工作或者深造夯实基础。为此,不论是课堂讨论报告、学年论文,还是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孙泽学都很重视。学生提交的文本,他从框架结构、语句到标点都认真阅读,逐一提出修改意见。虽然这种做法耗耗时耗力,但他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

孙泽学常说,学生的事是最大的事。不管自己手边的事有多少,他总是先处理完学生的事后再做自己的工作。他的2015级博士生刘锦权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谋篇布局进行过多次讨论,最终提交了一篇50万余言的文稿。春节期间,孙泽学大部分时间用于审读这篇论文,批注了许多修改意见。最终,这篇论文以外审全优的结果提交答辩。

孙泽学笃信言传身教。他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践行着“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校训,并希望以这份工作热忱感染学生。他将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视作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他向自己忠诚的志业交上的一份答卷。他说,教育不仅是注满一桶水,更应该是点燃一把火。他会致力于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蜡烛,帮助学生树立成长的信心,坚定地站在教学一线,为培养学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