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维新:中国冰竹画的开拓者
作者:刘亚宁 臧敏编辑:编辑
发布日期 2016-05-14 09:47:00


    尹维新的父亲是一位读过私塾的农民,他一生诗书不辍,创作了诗词百余首。父亲的书箱里装的大多是线装书,尹维新对书中线描人物插画兴趣十足,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临摹。床上的雕花、瓷器坛子上的图案、折扇上的水墨画……这些都吸引着幼时的尹维新的目光,他在父亲方方正正的砚台后面画画,在草纸上画画,甚至在课本上画画。尹维新的母亲擅长绣花,经她手绣的衣领、袖口、书包等,花线颜色的选配丰富而雅致,不落俗套,十分的谐调好看。这种色彩雅致又美丽动人的绣花,深深地印在尹维新的心中。

    大伯父吹得一手好唢呐,二伯父拉得一手好京胡,父亲会唱“楚戏”……童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诗书礼乐就像血液一样完全融入生活,自幼便在尹维新稚嫩的心田种下了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种子,这颗种子经过岁月的洗礼慢慢成长、开花,逐渐迎来了艺术上的春天。
 
成才 之路 上的艰辛探索

    出生于1952年,成长在六七十年代这个特殊的时期,尹维新的成才道路无疑是艰辛的:读初中时初中停课,高中毕业时大学停招,只能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由于能吃苦,舍得干,尹维新成了生产大队的团支部书记,作为全县先进团支部的带头人,组织上甚至准备推荐他作为县代表,参加全国正在筹办的共青团中央第十次代表大会。但做行政干部和上大学这两个机会摆在尹维新的面前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大学,因为他从小就是个“大学迷”。

    上中学时,尹维新绘画和音乐方面的才华已经众所周知。在全县高中准备组织一次“勤俭建校”的美展中,学校老师把任务交给了他,由他代表学校创作一幅勤俭建校的作品参展。就这样,1975年,尹维新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

    让尹维新没想到的是,他被推荐上艺术类大学(湖北艺术学院),因为他只是把音乐美术当作一种业余爱好,一心想上的是综合性名牌大学。如果真正把音乐、美术作为专业来学习,则完全是从零开始。面对着画架、画板以及比较正规的专业训练,尹维新显得非常陌生,甚至连笔都不知道该怎么拿。那时候学校的教学条件并不是很好,而且当时的办学方针是“围绕中心任务组织教学,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这让没有美术基础的尹维新很是着急。虽然眼前的困难重重,但是尹维新却没有被吓倒,反而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迎头而上。

    尹维新从进入课堂的第一天开始,就进入了白天、晚上、周末、节假日都在不停学习画画的状态,甚至连晚上做梦也是在学习、画画。两年制的学习时间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尹维新来说,实在太短,除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以外,还得益于当时那一批敬业的老师们:讲油画肖像的杨立光教授、讲素描肖像写生的刘依闻教授,讲西画的黄强教授、王锦新教授,讲中国画鸟写意的张振铎教授,还有罗潘、徐邦洽、武石、刘述杰、蒲新成、张朗、张庸、阮璞等教授们。到如今,尹维新列起他们的名字还是如数家珍。是这些博学、严谨、睿智、兢兢业业且富有爱心的教授们的耐心和手把手一点点的讲解与演示,让尹维新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为教授们为人师表的精神感动的同时,还收获了前进的动力。

    尹维新在学校主要学习的是西画,但在以后的创作中完全转向了水墨。转变的机缘在于尹维新在主修西画的基础上选修了中国画,而且他在课外临摹水墨画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水墨写意上有一种特殊的灵感。
(晨 1984年)
 
    “我想这与我们中国人骨子里、血脉里面流淌着的传统文化有关”,尹维新说,“我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可能对中国民族性的、文化的东西更能产生共鸣。”尹维新认为这与自己从小受到楚剧、地方曲艺、诗文等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