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乎心
作者:崔桢桢编辑:崔桢桢
发布日期 2011-10-31 22:10:00

文/崔桢桢

10月25日,北大招办对外发布《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详细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发展过程,让综合素质成为可被考量的指标,并将此作为“校长实名推荐”和自主选拔录取的重要依据。

学生自主记录高中经历,包括个人信息、北大教授推荐阅读书目的读书笔记、个人职业意向以及对北大的认知。甚至细化至记录每月为父母或亲人所做的有意义之事,每月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

在中国,“素质教育”的话题已谈了许久。不难看出,北大希望借此手册迈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给予学生一个重要导向:分数不是唯一,素质成为人才考核的重要标准。用意虽好,只是如此的一本手册,是否真的能够起到衡量的作用,又是否真的能够推进中国当代学生的素质养成?

2010年9月,复旦附中通过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1-2020年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江苏省也在素质教育的探索道路上摸索了许久,根据学生在校表现而判出等级。只是,高考一锤定音,以分数为绝对标准的教育体制仍旧是主旋律。不可否认的是,北大素质考核手册与这些素质改革政策一样,操作性不强,过于停留于形式,仍是它的弊病。而这些弊病使其对于应试教育来说,仍旧只是无关痛痒的一击。

不是硬件不够,更不是理念不先进,我们却一直在素质教育之路上无法迈步狂奔,总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扭捏蹒跚。素质教育的推进一直是“隔靴搔痒”,形式上万事俱备,却没有从心态上根本地重视“素质教育”。

从隋朝的科举制始,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再到如今的高考,知识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为高等人才的唯一标准,是一个人能否进入高等学府的唯一门槛。这种沿袭了千百年的选拔模式,使得“除知识外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的心态在众人心中根深蒂固,同时窒息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

诚然,用知识来考量一个人是保证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标准,但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需要我们将知识放于正确的位置,而不是尊崇它到了漠视其他所有的极端地步。人才选拔机构应跳出知识为尊的怪圈,不再认为只有知识才能考量一个人的优差与否。父母应该看到孩子、学生应看到自己身上除知识之外的闪光点,并去肯定它,而不是忽略,不再将除学习知识之外所做的事情看做无意义之事。我们承认知识的重要性,但不是以它为唯一。

北大素质手册考核,虽只是以这样的表面形式措施期以将中国教育引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但至少也为中国教育发出了警醒: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心态出发,拆掉固化的思想牢笼,破“唯知识论”。真正的教育推动在于“心”,不可止于“形”。

(编辑:赖慧丽)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