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课”的成长印记
作者:杨朝清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2-09-18 09:06:00

文/杨朝清

9月是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时,而军训则是“大学第一课”。习惯了被家人照顾的“90后”,被军训拿走了“被”字,学会了照顾自己、体恤他人。练军姿、踢正步、走队列……对于许多人而言,第一次参加正式军训并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成长”是同学们在军训中频繁提到的词汇。

在美丽的桂子山,2012级的新同学们也正在用自己亲力而为的行动书写成长画卷。对于刚入校的他们来说,军训既可以让大家熟悉起来,又可以培养集体凝聚力 ,还能通过艰苦的体能训练磨砺意志品质、增强抗压力。

作为一段刻骨铭心的生命历程,军训代表着太多太多——晒成黑皮、磨炼意志、增强友谊,当然最重要的或许是,若干年后可以不断被唤醒的集体记忆,因为这是大学生活的第一页。面对大学里的第一份作业,年轻的我们,究竟应该交出怎样的青春答卷?

对于桂子山的新主人而言,成长体现在对空间置换的适应。同学们从熟悉的故土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体贴的父母亲人不在身边,熟络的同学朋友不在跟前,气候也好,饮食也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既见证着同学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考验着同学们的社会融入水平。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成长也体现在社会角色的转型。当青春的脚步迈入大学校园,意味着每一个同学都要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军训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以严苛的标准要求大学生遵循角色规范、履行角色义务。从过往的经验上看,角色转变的速度越快、质量越高,越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90后”乃至“95后”来讲,成长还体现在对社会互动的把握。不论是集体训练,还是自我介绍,抑或是表演节目,大学新生在频繁的社会互动中缩短连接距离,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在公共活动中打造共同的集体记忆。零距离的倾心之谈也好,面对面的相视而笑也罢,在军训场上,同学们肩相并、手相扣、心相连,以具体而微的言行,生动地阐释了社会互动的功能。

军中绿花如练,恰同学少年。现如今,用汗水浇灌青春之实,已经逐渐成为大学新生的一种共识。在军训场某个角落发生的故事,一旦以其真切动人而穿透心灵的世俗壁障,抵达柔软的内心后,就会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同学们守望相助,共同谱写一曲同舟共济的青春之歌,共同演绎一部同甘共苦的青春大戏。

在桂花飘香的金秋九月,沁人心脾的气息和步履铿锵的军训组合在一起,未尝不是一幅动人的大学图景。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