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云端共论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变革发展
作者:党波涛 马珺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0-06-07 09:54:43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党波涛 马珺)6月6日,由我校主办、我校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承办的“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高端学术论坛在线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总结回顾了疫情防控期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收获,探讨了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发展之路。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乐平基金会理事长,友成基金会副理事汤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职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黄荣怀,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国际平台与课程建设专家顾问组副组长、智慧教学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校长郝芳华,副校长兼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夏立新出席论坛。论坛由副校长彭双阶主持。

赵凌云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带来了一个大变局,疫情期间,教学方式发生从线下到线上的重大转换。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面临教育理念、教学平台、教学方式、教学关系的全面变革。疫中变化与疫后变革可能构成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现象级”事件,也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踏步跟上时代、追赶前沿、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雷朝滋在题为“后疫情时代高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报告中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部统筹部署,以信息化支撑“停课不停学”,各高校响应快速,积极进行在线教育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后疫情及疫情后时代,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推动新时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大力推广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发展信息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汤敏在“后疫情时代大学如何为企业培养马上用得上的人才”的报告中表示,大学生就业难,疫情后就业更难,我们应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高校应为企业培养马上能用得上的人才。

杨宗凯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开展情况:疫情期间教育部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保障了高校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了在线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在线教育优质资源“出海”。疫情之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重视,要通过人技协同来构建未来教室、培养未来教师、打造未来教育。

黄荣怀作了题为“迎接在线教育的第三次浪潮——兼谈高校在线教学能力建设”的报告,认为在线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要重新定义大学的形态,改变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整合正式和非正式学习,通过新技术变革教学法。

于歆杰介绍了清华大学对抗疫在线教学的理解。他指出,信息投递、学习反馈和知识众筹是大规模实时交互式在线教学的“三大法宝”。

夏立新介绍了疫情期间我校开展在线教学的基本情况,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价值在于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专家以及来自江苏金智、天喻信息、慕华科技、浪潮集团、紫光教育等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本次线上论坛,并对论坛的意义和价值表示肯定。

据悉,本次论坛活动同时在哔哩哔哩直播平台进行了实时转播,吸引了校内外7200余名师生观看。直播间互动区域非常活跃,观众围绕线上教学呈现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考核方式等教育教学关键环节进行了热烈讨论。

(审读人:刘宏达)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