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富:“反文学”的二十世纪法国文学
作者:程德坤编辑:李牧
发布日期 2017-11-02 11:18:00

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程德坤)11月1日,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成富做客我校外国语学院,带来题为“走近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的讲座。他通过分析埃利·威塞尔、玛格丽特·杜拉斯、加缪等作家,解读法国文学在二十世纪产生的变化、发展,并分析了这一时期法国文学的风格特征。

“文学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的碰撞。”刘成富提出文学可以作为人类历史的镜子,具体到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学,主要体现在法国暴行文学对纳粹集中营的写作中。他认为作为“存在主义的三驾马车”之一,加缪作品中流露的存在主义很大部分便是针对纳粹的。通过将法国暴行文学与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籍犹太人作家埃利·威塞尔的作品对比,刘成富得出结论——集中营文学作品中一开始展露的复仇情绪逐渐走向宽恕、理解与妥协,最终揭示出“人类的灾难,大部分是人为的”。

“A la recherché du temps perdu c'est à la recherché de moi .”(追忆似水年华即追寻自己。)刘成富提出以普鲁斯特为代表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探讨的重点从巴尔扎克时期的对外界的探寻,逐渐转移到对自身的思考。他以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为例,原作认为主人公的不幸主要源于外部世界的影响,而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学则专注于对自己的认识与拷问,试图了解“我是谁”。

同时,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学还呈现出一种“反文学”的特点。刘成富以“相册”比喻杜拉斯的《情人》,认为其叙事方式犹如在相片下的留言,缺少完整的叙事框架。而以《情人》、《追忆似水年华》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与超现实主义小说在二十世纪成为了法国文学的主流。十九世纪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为主的法国文学被颠覆,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学变得反传统、反理性、反陈规,这种风格的出现及流行也是顺应关于“我是谁”的人本主义探索的结果。

在提问环节中,有同学问道“为何当提到非洲人时,大多数人会淡化其国家背景?”,刘成富认为这是由于地缘因素、文化交流和历史遗留等问题,人们对撒哈拉沙漠以南、以北及加勒比地区的认知有限,对“非洲人”的概念界定模糊,因此形成了这样的认知习惯。

刘成富,法国文学博士,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西方历史文化系。现任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2015年因翻译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的自述《改变命运》获其亲笔致信与赞赏。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