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罗璇:贯彻“三因”理念 做好疫情“大考”下的精准思政
作者: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0-03-31 19:51:36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突如其来的危机大考、困难险阻。如何引导同学们正确理性看待这场全民疫情防控战,既要充分肯定和持续激发他们的正能量,又要全面研究和有效回应他们的疑问,是摆在辅导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有效回应同学们的疑问,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系辅导员罗璇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指导下,精准定位教学导向、精准供给教学内容、精准选择教学方法,围绕“爱国主义”设计了疫情“大考”下的五堂思想政治主题教育课。利用疫情防控这本“活教材”,开拓主题教育课铸魂育人的新局面,引导青年学生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因事而化 把应对疫情的事实化为主题教育课程的内容

战“疫”期间,我国防控疫情所采取的强有力措施和显著效果、学生身边涌现出许多鲜活事例和先进事迹都是宝贵的思政资源。罗璇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将面向学生开展的主题教育课课程内容设计做到“因事而化”,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事实化为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围绕疫情大考精准定位教学导向,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让课堂素材能够让人信、动人心的同时,课堂内容不止步于就事论事。一是要用我国战“疫”的显著效果讲清楚我国疫情防控的制度优势,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的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同学们的制度自信。二是要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0后逆行者”的动人故事,讲清楚青年学生应该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展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三是要用一线科研学者的声音讲清楚疫情防控的基本规律。要让学生了解疫情发展和防控有其自身的规律,相信国家有强大的科技实力,有健全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四是要用疫情防控期间留给我们的警示,强化同学们尊重自然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因时而进 用优质内容赢得学生的情感共鸣

疫情期间,学生只能在宅家上课,给主题教育课带了了难度的同时,也为主题教育课程的授课制造了机会。通过网络上课,可以让主题教育课程打破时空的限制,邀请嘉宾与学生线上见面,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带来第一手的信息。在疫情最初罗璇老师设计了教育内容之后,联系了海内外4位不同领域的嘉宾为学生讲授不同的主题,优化主题教育课程内容,赢得学生的共鸣。

一是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所有课程的内容设计都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做好三个引导: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坚持全国“一盘棋”、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引导学生看到党和国家防控疫情的决心、速度和担当;引导学习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引导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于学习生活中。

二是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主题教育课程利用学生对疫情防控信息的天然关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与社会,要树立入世之愿,涵育济世之心。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务工作者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重任在肩、基层联防无缝衔接、物流运输源源不断。主题教育课程邀请湖北省出入境管理局全程在战“疫”一线的“90后逆行者“蒋警官进入课堂,讲述他在战“疫”过程中以凡人的坚强和勇敢行动接收检查境外捐赠的防疫物资,守护国门的动人故事,用“90后”的故事感染“00后”大学生,激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建功立业,引导同学们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是开展命运共同体教育。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国家以全面果断的防控措施,以世所罕见的组织动员,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在主题教育中罗璇邀请自己的第一届学生,学院2015届毕业生,目前在纽约定居的胡中小荷校友开展讲座,讲述海外华人社区在战“疫”前期积极奔走,为国家寄送防疫物资的事迹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国际支持中感受何为“命运相连,休戚与共”。

四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居家隔离期间,网络是大学生信息获取和输出、开展人际交往的惯性选择。罗璇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在成为“低头族”的同时,充分利用接触到的信息,服务于自我成长发展。引导学生正视深度变革中的网络社会变化,深刻把握信息时代大数据驱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接触传媒的实践中培养信息的搜集能力、辨伪能力、整理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声名远播的信息传播能力和如饥似渴的信息需求意识。在信息获取的同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异质声音,表明立场,理直气壮驳斥错误言论,澄清并揭露其错误本质,使学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五是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在主题教育中罗璇邀请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韩松副教授为学生讲清楚疫情防控的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到疫情发展和防控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相信国家有强大的科技实力,有健全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一定能战胜疫情。党和国家及时公开发布疫情数据,积极开展防控知识普及。在讲座中,韩松教授针对社会上一些流行的谣言展开进行了讲解辟谣,教育学生提升科学素养,不信谣、不传谣,并与各种“伪科学”“伪知识”作斗争。

六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生命教育课。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效果。在主题教育课中罗璇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武汉大学李懿老师现身课堂,针对同学们居家期间可能会产生的心理不适介绍了应对技巧和疏导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心理韧性,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

因势而新 借助网络直播结交“网络原住民”

以英语系2018级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普遍都是“网络原住民”,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热衷于网络社交,对网络化的学习方式并不陌生,且应用自如。

在为他们进行主题教育的时候,罗璇充分考虑了受同学们青睐的各种直播平台的优劣势。“抖音”“哔哩哔哩”深受同学们喜爱,但是因为这两个平台太过公开,可能会有游客无意间进入课堂,干扰课堂秩序。而相对封闭的“腾讯课堂”“企业微信群”可能需要学生单独下载软件注册账号,造成参与门槛,降低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经过多方测试,最终选择了更加安全更容易控制参加人员的“QQ群直播”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达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融合。

直播过程中讲座嘉宾鼓励学生在直播“弹幕”区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回应同学们的提问,直播“弹幕”区在讲座期间热闹非凡,同学们参与度非常高,熟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疫情期间的主题教育课程活起来。

同时,主题的教学内容不但没有因网上教学而打折,反而因为灵活的组织方式拓宽了教育资源,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讲座邀请的胡中小荷和韩松副教授都是在美国通过网络参与直播讲座,他们不但可以讲述自己专业的内容,还能实时分享美国疫情的现状,让学生具体了解海外政府和民众对抗疫情的情况。

此次由于新冠疫情,主题教育课程被迫上网,却为思政工作打开了新思路,把网络思政从探索真正地落地成为现实。罗璇老师这次的“全员战‘疫’”网络直播主题教育课程是网络思政的一次有益尝试,也为主题教育课程探索了新阵地和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之后,线上主题教育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借助网络而生的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网络直播主题教育课程,拉近了讲台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之间隔空不隔心,确保了战“疫”期间的教学质量,为战“疫”工作提供柔性支撑。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