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在路上:恽代英菁英学校五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作者:郑雯斐编辑:王霞
发布日期 2019-08-29 16:40:35

红色之旅在路上:恽代英菁英学校五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8月25日至28日,华中师范大学恽代英菁英学校五期学员班的同学们远赴南京,开启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之旅,此次社会实践以高校交流和红色景点参观为主要内容。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同学们参观的第一站。步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陈列在纪念馆前的一排雕塑,沉痛的形象辅之以真实的文字。“遇难者300000”用中日英三国文字书写,肃穆庄严令人起敬。“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史实是不允许被人为更改的,侵华日军的侵略行为是铁证如山的事实。”讲解员在解释“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这七个字用黑底白字书写时这样说道。

在结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后,大家来到了秦淮河风景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就是南京夫子庙,这是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作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和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江南贡院、中国科举博物馆也都位于景区内。这里,人文荟萃,商贾云集,漫步其间,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夜幕降临,秦淮河畔也热闹起来,独具特色的江南建筑在灯光的衬托下更显格调。

走到桥上倚栏而望,目之所及均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流水淌淌、小船静驶,大家仿佛看到了那些扎进悠悠历史长河的旧迹,虽有一些物是人非的岁月流逝之感叹,但能感受到,南京的浮华之下,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真不愧为十里秦淮,千里流淌!

再往前走,便来到了老门东。它位于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聚宝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老门东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拥有九十九间半的蒋百万、中国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在这里居住过。

在这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值一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历史规律,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千年传承的独特建筑和市井文化才是真正的南京味道。踏上归途,大家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路,又一次感受了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别有的静谧与安宁。

此次社会实践兵分两路,部分同学于26、27日跟随老师前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开展交流学习实践活动。交流期间主要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如何构建多样化、立体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讨论。此次活动旨在学习三所高校在校青马工程的选拔、培养、输送机制方面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加强高校间的联系,相互学习,以期共同发展。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27日一早,同学们来到了雨花台,缅怀当年在此殉难的革命烈士。随后,大家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认真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日子里,无数年轻的有志之士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以至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革命的漫漫长夜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辰,他们伟大生命散发的信仰之光、理想之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继续前行的道路,鼓舞和激励共产党人和亿万人民为实现伟大理想而战斗不息。

“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邓中夏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共产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信仰的力量何其伟大!“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最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这是广州起义失败后,恽代英对身边的年轻战友说的话。从中,我们亦可窥见前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中山陵是此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它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顾名思义,这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先生虽是广东人,但他一生钟爱南京,死后也就葬在了南京。他在临终前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陈运和诗《中山陵》有名句:“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恽代英菁英学校的成员们也是一样,大家有幸登上中山先生生命的终点,追忆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整座陵墓均使用青色的琉璃瓦和花岗石墙面,青色琉璃瓦蕴含着天下为公之意,显示了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令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社会实践结束后,同学们返回武汉,即将开始为期三天的理论学习。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