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教育变革笔谈】赵凌云:应对疫后教育变革的思考
作者:赵凌云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0-06-06 15:10:01

开栏语: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个教育变局。这个变局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次中国的抗疫经验受到世界的肯定,在教育方式上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差距缩小了。华中师范大学在疫情期间的教育应对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讲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变革,就是讲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为了谋划好疫后教育变革,发出华师人的声音,学校特开设“疫后教育变革”专栏,希望华师人都来思考这个问题,推动学校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变革。

应对疫后教育变革的思考

——专访华中师范大学赵凌云书记

6月3日,围绕疫后高等教育变革的话题,记者专访了学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教授。

记者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复学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学校近期发起疫后教育变革系列学术活动,是不是基于这一考虑?

赵凌云围绕疫后教育变革设置学术话题,开展学术研讨,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当前,中国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决定性成果、战略性成果。华中师范大学作为一所重点师范类高校,必须而且应该引领这方面的研究,发出这方面的声音。华中师范大学作为高校应对疫情的一个缩影,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谋划。

在疫情期间,教育是受冲击最深的一个行业。经济领域受到了冲击,但是毕竟还有一些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在维系着。人们必须吃喝住穿,受到的冲击虽然很深,但基本的经济生活毕竟在维系着。疫情对教育的冲击则很直接,因为一下子就把教学空间隔开了,把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隔开了,把传统的教学秩序打乱了。

我国中小学生、幼儿园、大学生、研究生在校生人数接近3个亿,几亿师生的教学受到疫情影响,所受的冲击极其广泛。教育又是最不能中断的,在疫情中必须继续进行。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恢复又最快,比交通恢复得早,比经济生活恢复得早,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我们将教育转移到了线上。大学和中小学都开展了线上教学。可能除了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其他基本上实现了线上教学。

这说明在互联网、信息化的支撑下,教育部门应对疫情冲击的能力是很强的。这在前互联网时代是不可能的。同时,在恢复的过程中,我们又感觉到疫情对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提出的新要求非常深刻,不仅对教育手段、教育内涵,同时还对教育理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这些考虑,基于作为师范类高校担当的责任,设置了疫后教育变革这个议题。一方面引领社会关注疫后教育朝哪个方向变革,特别是引起党委政府、决策部门、战略制定者对未来变革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引导我们自己聚焦职能进行深入思考,比如我们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怎么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的教师。很显然,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师范生不能再按照过去的模式来培养了,必须按照未来教师的标准、数字教师的标准、智能教师的标准来培养。疫后时代的教师,育人理念跟过去应不一样,自身素质跟过去应不一样,必须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如果我们还沿用现有的教育要求、教育标准,难以培养未来教师,相反会使他们失去未来。未来教师怎么培养,师范教育怎么发展,我们要通过研究来找准方向。

华师的智能教育高地怎么打造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次疫情至少在教学方式上部分消除了鸿沟,中国大踏步赶上世界先进教学技术的水平。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说我们的素质教育还不够,学生自主学习还不够。一方面教学方式手段上差距有所缩小,另一方面要看到深层次的差距,学校要在这些方面做努力。

此外,要推动育人体系适应疫后新要求,特别要推进教育学科包括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国际教育全面提升水平。总之,我们不仅是发起议题,号召大家思考这个议题,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探索这个议题,推动我们学校实现疫后升级、提档,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依靠全校的教师、员工、学生,认识这个潮流,把握这个趋势,参与到这个变革中去。

记者您提出教育是受疫情冲击最深的行业,这种冲击在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凌云:纵观人类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自从产生,都是因为顺应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对它提出的要求而不断适应调试和变革的。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给高等教育可以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影响,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教育本身的变化,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以及疫后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变革将是高等教育史上一个“现象级”的事件。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学生、老师和管理者。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政府、家庭等。

对学生来讲,冲击是空前的,首当其冲。在这样一场灾难面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处在一种被动受冲击的地位。因为学生没有生产活动,没有独立的经济生活,冲击主要是心理上的。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被隔离在传统的教育空间之外,回不到教室、回不到课堂、回不到图书馆,形成了一种极大的不适感;二是学生与老师同学隔离,在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上形成无所适从的感觉,由此诱发心理孤独感;三是疫情蔓延给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都带来潜在的威胁,由此给学生带来焦虑感、不安全感;四是网络空间大量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给学生带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认知方式等方面的疑惑与疑虑。

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冲击,又正好跟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性相交织。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处在身体发育、心智成长、道德品质成熟过程中。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冲击,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给学生的成长,包括道德品质、心智、认知模式带来扭曲。

第二个就是对老师、对教育者的冲击也很大。教师受到物理空间、教材资料可获得性的限制和教学方式的限制,正常的教学过程在很短的时间被突然中断,直接诱发教师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通过跟学生的互动、网上的教学传递到学生。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老师出于对学生负责,会重新思考教学过程的价值。所以,疫情对老师的冲击和影响也很大。

总体上看,疫情对老师的心理冲击要小于学生,这有三个原因:一是老师本身是教育者,具有教学过程的主动性。老师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自主地调适、主动地调适。二是华师一开始就赋予教师以线上教学方式选择的灵活性。三是华师的老师有一种源于师范教育长期积累的对学生的爱。疫情激发了老师强大的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很多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价值观的引导以及认知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引导。

第三个冲击是对教育管理者。我这里将教育管理者限定为高校管理者,大学的书记、校长、校领导班子以及各职能部门还有学院这个层次。疫情一来,教育管理者同样一下子和学生隔开了,和老师隔开了,传统的教学秩序、管理秩序中断。另一方面,第一要务是防疫,是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教学退居其次。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在第一阶段受到的心理冲击、管理冲击也是很大的。

记者:面对这些冲击,作为湖北武汉疫情中心的高校之一,华师怎么应对

赵凌云:疫情发生到现在,华师成立指挥部到现在也快半年了,华师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应对,构建了三个体系。

第一,把防疫放在第一位,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构建疫情防控体系。这里面包括率先成立指挥部。指挥部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疫情的特殊领导机构。这个领导机构可以快速决策,可以及时应对疫情的变化、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

然后就是迅速启动网上办公。我们指挥部刚成立就开始在网上召开指挥部会议,发布通告和各类安民告示。

紧接着就是以党组织为主体,以党员为先锋,以学院为基础,以部门、社区、志愿者为依托,推动全校范围内的防疫工作,构建涵盖全体师生员工、衔接校内校外的防控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包括在华师校园里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还包括已经回家、已经出去探亲甚至到国外的教职员工、学生,全部纳入到这个防控体系。防控体系全覆盖,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迅速启动线上教学,构建线上教学体系。我们没有改变原定的学期计划,开学时间就是校历规定的2月10日,我们决定不打断学制,不延期开学,按时实行灵活的网上教学。线上教学是2月12日开始的。截止到目前,全校已陆续开展在线教学1293门课程,课堂3362个,开课率达到99.1%,参与的任课教师1394人,参与学习的学生14901人。一直坚持到现在,教学效果满意度基本上都是在80%以上。除了极个别因位置的原因网络效果不好以外,学生基本上都是满意的,而且教师的满意度、适应性也在不断提高。

从指挥部成立到2月10日这中间,华师迅速地重构了一套新的教学秩序。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平台、网络、系统相对较好。二是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比较高。这两条如果没有,我们很难快速重构出一个新的教学秩序。

第三,迅速启动了网上学生工作,构建线上学工体系。华师在网上构建了学生工作体系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很快就在网上全面推进了理想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忧患教育四大教育。有些学院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拓展,比如理想教育中拓展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中拓展出自然教育。这些都是结合疫情进行的,我们把疫情变成了一个加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思想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包括各个学院始终坚持周末晚点名、主题班会。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报告会,包括校领导直接跟学生对话。所有的这些学工活动与思政活动都没有因为疫情中断,全部搬到了线上,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重构了一个线上学工体系、线上思政体系。

华师的应对就是这三大体系:全覆盖的防疫体系、全覆盖的线上教学体系、全覆盖的线上学工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应对以及三大体系,我们初步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效果:

一是有效地缓解了疫情带给教学和管理秩序的冲击,有效维护了各项工作秩序和师生员工的生活秩序。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有序的,没有出现混乱,也没有出现哪个环节的明显断裂。

二是有效缓解了学生和老师面临的心理冲击。我们大部分人,包括学生、老师都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一开始惊慌、恐慌,然后看到党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学校防控体系构建特别是党员突击队、志愿者的出动,大家开始慢慢的安心、从容。再到现在这个阶段,大家深度地调适和回归常态。

三是增强了学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增强了老师的使命感、责任感,还有归属感,增强了校外市外省外师生员工的归属感。我们的一些志愿者校友的大爱风范和校友校董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也增强了我们华师人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总之,由于构建这三大体系,有效地应对了疫情对我们的冲击。

记者从目前情况看,疫后时代即将开启,那么,这次疫情对疫后高等教育会有哪些挑战呢?

赵凌云疫情结束以后,我们的高等教育还能沿袭过去的模式来吗?打个比方,下个学期我们不搞线上教学了,老师就把过去备的讲稿拿出来、PPT拿出来回到线下来教学生,行不行?我们教育管理者,把过去的那套理念和方法搬回来,行不行?恐怕不行,一切都不需要回到从前,不可能回到从前,也不应该回到从前。为什么?因为这一次疫情对我们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带来了很多新要求、新挑战。

第一,对教育理念的挑战。它要求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位即育人上去。疫情发生之前,我们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教育,我们希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就业,要么考上研究生,要么找到好工作。但是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人,在疾病面前、疫情面前非常脆弱,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极其脆弱,生命在疾病和死亡面前极其脆弱。不管你学得好不好,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不管你是什么人,医生、院士,还是普通老百姓,在疫情面前都很脆弱。

这警示我们什么?生命和健康是第一位的,教育要提升生命价值,为健康赋能。必须摒弃片面的育人观、片面的知识传授、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必须回归到教育本位。什么本位?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所谓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教育始终都是跟生命连在一起,与生活连在一起。

教育说到底就是助人成长。我们说一片云推动一片云、一棵树推动一棵树,这才是本位。过去我们多少偏离了这个本位,较少关注怎么样教育学生去生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教育首先是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我想,这才是教育的本来含义、本真含义。

这是这次疫情教给我们的,因为疫情告诉我们,如果不尊重生命,生命能力不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适应自然的能力不强,就难以应对疾病的冲击。这是一个很大的警示,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真正的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成人教育。

人类发明教育这个机制,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延续。动物不办高等教育、不办小学,动物没有体制化的教育机制。教育是人类进化优于其他动物的一个决定性机制,人类通过教育把前辈的知识和经验汇集成教材、课程,然后在学校里面传授给后代,后代不断地进步进化、超越前人,后辈因此比前辈生活得更好,生命的价值与前辈相比不断地提升,这是人类的进化机制。所以教育就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

第二,对教育的内涵提出了挑战。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要摒弃片面的智育,要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生命质量、人生价值。

在德的方面,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集体主义教育。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在重大的灾难、病毒面前,单个人是很难应对的。就算关在家里不会染病,但没有快递小哥、没有志愿者、没有党委政府和社区组织送菜、送口罩和消毒水,没有供水供电,就会饿死冻死。人类面临重大灾难,必须结成集体,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生命健康只有在国家在集体中才能真正得到最有效的保障。从这里就衍生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华师为什么涌现出这么多的志愿者?因为大家认识到在这种重大灾难面前光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靠集体,这次疫情把大家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出来了。

在智育方面,要注入生命智慧。我们过去的智育主要是认知智慧、知识智慧,现在我们要注入生命智慧。生命智慧是什么?要善于从生命的角度,一辈子生命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规划自己的一生。过去我们强调职业规划,两年之内工作上立足,五年之内经济自立,十年之内达到财务自由,是这样一种人生规划。这种规划太片面。生命智慧注入以后就是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规划。人生价值最大化就是说这辈子除了自身寿命、生活质量,另外还有对社会的贡献度,对后代和人类延续的正向影响度,是所有目标的综合性的体现。所以,要把生命智慧注入到智育里面去。

体育是生命的支撑,身体不好,一天到晚病歪歪,什么都做不了。还有美育,是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内涵。劳动教育是生命的源泉、生活的源泉。

因此,德智体美劳这五育都与这次疫情给我们注入的集体意识、生命意识、健康意识挂起钩来。

第三,对教学方式的挑战。过去那种线下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我们现在不能回去。线下教学只能是下一步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下一步必须线上和线下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线上教学这种方式,下一步可能还会成为我们教学方式的主体,至少在一定时间内是这样。

面对疫后教学方式的变局,从现在开始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要有继续开展线上教学的准备,从现在开始继续开发下个学期的线上课程。二是要丰富我们的课程教学资源。除了现有的课程和新开发的课程以外,还要不断丰富线上课程资源。三是线上教学平台系统要优化,特别要完善线上动态教学评价和线上考试系统。四是不断完善线上学工,线上思政、线上心理干预体系。

第四,对教学关系的冲击。教学关系我概括为三组关系,即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和学习关系。关于教和学的关系。过去的教主要是讲解式,现在是引导式,因为网络上没有给你那么多的空间和时间。教和学的关系就变了,更多倾向于学。学的层面,主要是在教的引导下自学,过去是教为主,现在是学为主。

关于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因为学生在线上教学中,学生更自主,在表达上更自如,可以随时提出质疑和赞成。这要求老师快速反应并回答问题。这就给师生关系带来变化。根据这种变化,老师必须快速提升能力,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更平等的位置上面。学生必须独立思考,尊重教师。

关于学习关系。学习与实践更加平衡。学和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去我们更多重学,实习少,实践少。在网上可以开展虚拟的实习,学生听老师讲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对不对啊,他可能马上运用电脑或者手机在网上搜索,验证老师讲的是否正确。这就是实习,就是实践运用,它是一种虚拟的习。因此,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和习的关系更加平衡,学与习结合更加紧密。

由此可见,线上教学给教学关系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教和学、师和生、学和习,都发生了巨变。当然还有其他的关系变化,比如家校关系,我们跟学生家长的关系也变了,学校现在更加依赖家长了。还有学校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也变了。

第五,对教育参与者的挑战。这次疫情对教师、学校管理层、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给教师带来了新挑战,给学生带来的新挑战,给管理者也带来了新挑战。我们现在要更加重视线上课程建设、线上平台建设,更加重视线上学生工作,加重视推动家校合作,推动社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推动党委政府参与到我们的育人体系中来。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这五个方面。第一是教育理念,第二是教育内涵,第三是教育方式,第四是教学关系,第五是教育参与者的素质。后疫情时代,这五个方面都要变革。

记者: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华师下一步的对策是什么

赵凌云:人类社会任何一次重大历史灾难都必然以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来补偿。疫情之中,我们化危为机。疫情之后,我们要把疫情变成变革教育的契机。下一步华师要以这次应对疫情为契机,以这半年来我们的实践为基础,顺应疫后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全面提升我们的各项工作,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疫后教育变革。具体来讲,我归纳三个方面:

第一,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怎么落实,就是在立共产主义品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基础上,立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德。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德,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有家国情怀,要关心国家的未来。这次疫情是对我们的一次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希望学生今后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爱国、爱集体,这是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根本。

要立人类的公德。要培养学生关心人类的未来,对人类有终极关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体现在哪里呢?就是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命运。人只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只是地球的一个成员。离开了其他生物、其他动物植物,离开了自然界,人类不可能生存。学生立人类公德,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动物、关注植物、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要立成人之德,即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的品德,即要有社会情怀和社会责任。

说到底,我们立德就是教育学生涵养三个情怀、立三种品德,一个是家国情怀,立建设者、接班人之德。一个是人类情怀,立人类公德。一个是社会情怀,立公民之德。

树人,树什么样的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首先是树心智健全之人。心智要健全,这就涉及到德育、智育。第二是树体格健全之人,这依靠体育、劳动。第三是树格局健全之人,这靠美育。我们讲华师学子应该是大爱之人、大雅之人、大气之人,也即华师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精神的化身。

疫后立德树人怎么做?一是要构建一个体系,即“三全育人”体系。二是要做实五育并举,要加强劳动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三是要做实课程思政,每一门课都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能,承担双重职能。一课双责,既是知识教育,又是道德教育、思政教育。如果所有的课程都做到一课双责,立德和树人这两个过程就融合起来了,就不再是两张皮了,要通过一课双责把立德和树人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创新。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线上思政、线上学工、线上管理,要常态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建设升级版。目前主要要做三件事,一个是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建设为契机,加大各类智能教育技术研发力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要进行研发,特别是面向学校教学升级的研发,包括课程、平台。还要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考试系统的研发。今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过程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用大数据技术把两者连在一起。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首先要为学校的教育升级做贡献,发挥引领作用,技术研发作用,成果推广作用,提档升级作用,带动学校的教育上新台阶,上新水平。第二个是要广泛发动老师建设真正适应疫后时代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不再是过去课程的简单平行移动。第三个是学校要提供教学方式创新的各种支撑平台,包括教学平台,还有会议平台,管理平台。管理方式的变革也要尽快推进,例如今后师生员工的管理要有一个包括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平台。疫情现在只是消退,没有彻底终止,还可能反扑,要有一套面向长远的健康管理系统。所有这些都支撑着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方式创新。

第三,全面提升育人能力。首当其冲的是提升教师队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能力,适应线上教学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与学生互动的能力。再就是加快建设和完善前面提到的几个体系,即三全育人体系,五育并举体系,还有学校、社会、家庭、政府、学生五环联动体系等,提升我们体系化的育人能力。

总之,疫后教育变革,是以人为主体的变革,以人为导向,最后的目标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变革是大势所趋,世界潮流。作为师范类高校,作为教育类的领军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应该勇立潮头,引领潮流!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