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举行

作者:郝日虹 郑雯斐 编辑:胡找心 发布日期: 2018-11-22

华大在线讯(记者 郝日虹 见习记者 郑雯斐)11月19日至21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化学3个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现场考查。21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于兴国巡视员、教育部评估中心盛敏处长,专家组全体成员,全体校领导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及专业负责人、专业相关人员参加。会议由专家组组长、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主持。

张志勇代表专家组对现场认证考察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接受认证的3个师范专业共性的优势、特色和问题进行了整体反馈。他说,华中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办学基础雄厚,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意识初步形成。学校在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本科国际化办学进程,三个专业都致力于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具备未来教育家发展潜质的高素质师资。学校能够抓住“双一流”建设新机遇,做到一流学科发展与一流本科教育“比翼齐飞”,做强教师教育,加强专业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丰富,不仅打造了一批示范引领课程和平台,也很重视对师范生师德师风、学科素养、从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等能力素质的培养;毕业生整体专业素质过硬,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围绕标准,他对三个专业共性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学校教师教育的总体战略设计、“一践行、三学会”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内外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对进一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核心理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

按照反馈会要求,专家组成员本着遵循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促进专业培养质量提升的工作原则,围绕认证标准一级指标对应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与支撑条件保障、持续改进机制建设和学生发展等方面,逐条反馈查证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会后,正式的专家组现场考查报告将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三个专业。

专业负责人代表、化学学院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他表示,三个专业将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专家们提出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明确整改目标和努力方向,以此次认证作为新的起点,努力巩固和发扬已经取得的成绩,以理顺机制、统筹育人、聚焦课程、融入教学、长线熏陶、促进养成为思路,努力构建卓越教师培养的师德养成体系、实践能力贯通体系和协同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校党委书记黄晓玫代表学校衷心感谢专家组的辛勤付出。她表示,学校完全接受专家组提出的一系列严肃严谨、客观中肯的反馈意见,并会对照这些意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指导督促相关部门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认真分析专家反馈意见,整体盘点,扎实梳理问题,全面推动学校所有师范专业的建设,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黄晓玫说,认证是手段,不是目的,学校要把握这个改革教师教育体系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形成具有华中师范大学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于兴国在总结讲话中对专家组严谨、细致、卓有成效的认证工作和我校上下一盘棋、认真做好各项认证的准备及配合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我校要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全面振兴教师教育,全面推进学校培养质量持续升级。他说,此次认证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远不是终点。希望学校再接再厉,按照专家组诊断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逐条逐项地梳理分析,认真整改落实,持续改进质量。相信在校党委行政的带领下,学校能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出更大贡献,为早日实现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