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周尤 王筱瑨)4月9日至4月17日,由我校教师教育学院主办、教育部“双名计划”王建良名校长工作室承办的教育部“双名计划”华中师范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上海浙江研学结束。华中师范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班主任团队、校长代表团一行前往上海、嘉兴、杭州三地,与当地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活动内容涵盖了名校参访、名校长师德报告会、名校办学特色研讨会、党史学习教育、跨界学习、专家讲座、基地交流等。
研学期间,学员们参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嘉兴南湖实验学校、嘉兴市第一幼儿园、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嘉兴一实学校、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等11所学校,现场学习东部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改教研文化、特色的育人模式和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13日,名校长培养对象师德报告会在嘉兴南湖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万兴槜李校区报告厅举行。教育部“双名计划”华中师范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班主任团队、名校长培养对象以及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经开区启航教师参会,聆听一线校长的教育智慧。学员们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四大展厅的沉浸式学习,系统回顾党的百年征程。15日,学员们赴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近距离观摩四足机器人的创新应用,聆听了负责人对创新成果的详细介绍。16日,学员们前往浙江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进行学习,聆听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翟雪松教授《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专题讲座,与浙江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进行座谈交流。
各学段学员代表作阶段性研修成果汇报小结。黄红娜校长以“最后一厘米之变”的教育哲学,倡导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精准发力,撬动区域教育微生态变革;何薇校长则从城乡教育对比中提炼治理的智慧,计划运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当中;武云霞园长聚焦教师发展与家校协同,提出数字赋能教育的未来教育构想。朱胜祥书记表示深入学习了三地优秀的教育改革经验,深受启发,收获显著。
本次研学是教育部“双名计划”华中师范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组织的第三次研学之旅,旨在持续发挥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办学模式和育人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奋斗。
(审读人:黎俊玲 吴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