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从2024走向2025的旅人,这一路,艰难又坎坷,驻足间,我决定打开我的行囊,丢弃我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
“虑”去懒惰,学海无涯
2024年是我踏入大学的第一个学年,脱离了高中集体化的管理方式,我在学习上也渐渐懈怠了。酷暑下我说:“天气太热了,算了吧,我就不去图书馆了。”寒风下我说:“天气太冷了,算了吧,我就不出门了。”回首望去,我似乎将许多知识拒之门外,忘记了自己当初坚定地想要钻研历史的决心。期末月来临,我翻开课本,摩挲着纸张,看着上课记下的零零散散的笔记。夹在书本中的一张张便签纸上的疑问尚在,我却忘记了给它们一个回答。我不禁想起了高中那个连吃饭都惦记着学习的自己,为何就变了呢?时光飞逝,以此为戒,在2024年的最后关头,我希望自己能够卸下懒惰的”包袱”,在学习的旅途中满载而归。
“虑”去内耗,做我自己
大学是“e”人的天堂,似乎也是“i”人的地狱。高中时一个班级的同学总是被强制待在一起,在与大家的日常相处之中能够碰撞出无限的火花,而大学则完全不同,更多时候我们都是独身一人,内向的我开始害怕、开始迷茫,对在这条新的征途上无一伙伴而感到恐惧,无休止地内耗着,埋怨着自己的性格,我羡慕着那些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人,却又无数次低下了自己的头。
“你好呀!你也看这本书吗?”她的一句话,让我们的旅途就此慢慢重合。我们爱好相似,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我们捡起同一处的落叶,品尝同一种美味,欣赏同一簇花朵。慢慢地,我发现,慢热的性格并不会让我们孤单前行,可能只是一开始走得慢些,而这经过时间沉淀的相遇也更具韵味。我们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他们一定会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必定会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相逢。“莫愁前路无知己”,卸下内耗的“包袱”,勇敢地做自己,开出自己的花,总有人能够嗅到你的“芬芳”。
“虑”去盲目,展望未来
2024的征途即将画上句号,我将踏向2025的新征程。在大学的这一个学期,我是盲目的,没有规划地随波逐流,很少静静地坐下来思考自己想要完成什么。那些我不愿去完成的计划,便是如今蒙在我眼睛上的纱条,让我看不清前路在何方。
我曾在《礼记·中庸》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的制定有时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那些所不能成功、没有结果的事情,原因可能就出自没有计划。在打开2025年的大门前,我想卸下盲目的“包袱”,细细地思索我要去往何方,思考我要如何走我的路,让未来变得清晰又明朗。
自“虑”成长,轻装上阵。卸下沉重的包袱,我将走得更远,收获更多。同时,也愿每一个像我一样正在迷茫的“你”,能够做一个自“虑”的人,行稳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