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那抹“邮政绿”会消失吗?

作者:孙小靓 柳小燕 洪弋乔 编辑:陈培浩 发布日期: 2020-10-16

“还记得那是1979年初,跟着部队一起奔赴西南边境。不过还没轮到我上战场,战争就结束了。回来后不久,转业来到了这里,结果一干就是一辈子,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10月9日早上8点半,杨师傅像往常一样已经穿好工服,提前半小时到达了西区桂子山邮政所。

眼前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身着深蓝色旧制服,即便袖口已经有些磨亮,但看上去让人觉得干净、整洁、挺括。微霜的短发、精干的身形、一双不大却神采奕奕的眼睛,与人说话时中气十足而又思维清晰,聊到邮政业务时就会格外热情。

(图为杨师傅在工作)

这一天是第51个世界邮政日,见到记者询问寄信事宜,他激动地说“这个年代,难得有人还记得纸质信件”。曾几何时,校园各处的绿色邮筒犹如师生的精神寄托,借助一张张信笺将沉甸甸的情感寄往四面八方。时移事迁,耗时耗力的见字如面成了当下的累赘不堪,传情达意的珍贵回忆逐渐被淡忘在角落。现在有哪些师生还会“鸿雁传书”,“邮政绿”将来还有存在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