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旅行时的风景美照、阅读书籍时的随想感悟、参加各类活动的现场记录……大学生们的朋友圈可谓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然而,他们在朋友圈里展现的自我是完全真实的吗?他们怎样认识和塑造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圈中的自我镜像,虚实交织,这些问题的答案背后蕴含着大学生对自我身份探索的尝试。
角色多元,展示自我
在大学生的朋友圈中,你能感受到各种角色的存在。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林伟杰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3级吉天昊,会分享让自己产生深刻共鸣的文字和音乐,他们的朋友圈呈现出文艺青年的优雅气质。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23级邓雨欣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张书萌则化身旅游达人、美食博主,尽情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感知幸福也是一种能力”,文学院2022级阎乐会即时记录一些生活中遇到的趣事。而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农蓥菀怀着“为家乡尽一份力”的希望,在朋友圈树立起助农服务代言人形象;同时,她也将朋友圈当作一种情绪的宣泄口,发表对生活的吐槽。正如人生的色彩斑斓,这些角色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多元一体,交织融合,共同构成大学生在朋友圈中的自我镜像。
角色的多元性,意味着大学生对自我身份具有不同认知。而他们发布朋友圈的方式则影响了对这种认知的表达。林伟杰说:“虽然在一些时候会考虑到朋友圈文案的表达和配图的美感,但大体上我更倾向于分享真实轻松的内容。”吉天昊承认“在朋友圈上发月终总结、生日总结和年终总结都算是一种经营”,但他认为自己“确实是以一种随意自然的态度去发圈”。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习惯于刻意打造精致的朋友圈。阎乐会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发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这让我觉得很有仪式感”。此外,他会特别注重文案、图片和配色的选择,以便“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尽管大学生的朋友圈风格迥异,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都希望展现对生活的认真态度和探索精神,使自我形象贴近生活。“我认为自己的分享内容充满生活气息,能体现我对生活的热爱。”阎乐如是说。
镜像之我,亦真亦假
朋友圈中展现的是否为真实的自我?表面看,朋友圈中的内容皆由用户自主发布,似乎是自我的一种表达。但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种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用户会有选择性地发布自己想呈现的内容。
一方面,朋友圈中的自我形象是基于事实塑造的。张书萌说:“朋友圈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映射的工具。”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会在朋友圈分享日常遇到的小美好,比如校园里盛开的花朵、有趣的课程内容、朋友送来的小惊喜等。而对邓雨欣来说,去现场看演唱会是她很热衷的事情,她会在朋友圈分享看演唱会的实况,这无疑是她真实的喜好体现。对于朋友圈中所展现的自我形象是否真实,阎乐表示,很多内向的人在现实中不善言辞,但在朋友圈可以用图文展示内心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也是在表达真实的自我。
另一方面,朋友圈确实存在并非完全真实的情况。就像林伟杰所说,朋友圈中的他比现实中更加积极乐观,因为他更愿意展示生活中的闪光点,诸如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就、愉快的旅行经历等。这些经过精心筛选后的内容,更多地塑造出一种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而生活里那些挫折、困境与疲惫则被悄然隐匿,使得朋友圈中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存在一定偏差。邓雨欣也提到:“以前我确实有过将朋友圈作为展示理想自我的平台的想法,我觉得公开分享出来的应该是生活光鲜亮丽的一面。”在类似想法的驱使下,很多同学在朋友圈中所展现的自己往往是经过美化的。
如同一个“镜像”,朋友圈为大学生提供了诠释生活、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帮助大学生树立“人设”,获得外界的关注和评价反馈。就像镜子中的镜像会失真,朋友圈确实能反映出我们的某些状态,然而,这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经过了理想化改造的。
破镜而出,认清自我
朋友圈,究竟是大学生活的真实映射,还是理想自我的微妙变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更多的是二者的交叠。毕竟,朋友圈中的形象难以全然复刻现实,而不同主体基于自己的视角和立场解读朋友圈,天然带有“失衡”的色彩。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明确自我角色,合理把握内容和受众的尺度,才能避免“朋友圈镜像”的拘囿,更好认知自我。
通过朋友圈分享生活无可厚非,但需慎重选择内容,“巧妙”展现自我,避免误解和负面影响。“消极的内容尽量少发,”邓雨欣提到,“朋友圈里的情绪是很容易被片面地渲染开的,既然朋友圈是别人了解自己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展现自己真实积极的一面会更好。”同时,考虑受众也很重要。农蓥菀建议,在发布朋友圈前,应考虑内容的适宜受众,并善用分组功能,“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避免人际困扰,还能减少刻板印象的产生,让朋友圈成为更加积极、健康的社交空间。”
在朋友圈分享日常固然有其价值,但更重要的是适时反思,不被朋友圈中的形象所束缚,回归真实生活。“我会在朋友圈记录生活,但我也会写日记,我认为自我反思比朋友圈的反馈更重要。”在文学院2023级王思宇看来,朋友圈应是真实表达与分享的平台,不应为了迎合而改变。诚然,人生活在现实而并非虚拟的世界里,真实的经历和反馈才是构建自我认知的基石。林伟杰也提到,生活的真实与丰富远超朋友圈所能展现的深度,它仅是生活的一个侧面。鉴于此,无论是朋友圈的发布者还是观看者,都不应过分较真于朋友圈的内容。
朋友圈中的多元角色,是大学生对自我身份认知的一种表达。但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下,朋友圈的自我镜像往往掺杂个人的修饰成分,显得亦真亦假。对此,大学生需要考虑朋友圈受众,适当改变镜像,减少社交困扰;最重要的是应该回归现实,拥抱真实的自我。毕竟,真正的自我身份探索,不应被朋友圈这一方小天地所束缚,在广阔的生活实践中,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