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文学,“补品”还是“毒药”?

作者:李嘉瑶 编辑:罗佳雨 发布日期: 2022-03-23

“鸡汤”文学原指富含哲理的语录和温暖励志的故事,因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而被誉为富含营养的“鸡汤”。然而,现今“‘鸡汤’文学”正逐渐沦为贬义词,许多人认为它不仅缺乏营养,还具有麻痹人心的负面作用。“鸡汤”文学由盛到衰,体现着人们对所谓“至理”的思考和怀疑。

“鸡汤”文学起源于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德的《心灵鸡汤》系列书籍,此书以真实感人的小故事引出励志的大道理,赢得了读者的共鸣,而后,这种能够展现生活哲理的格言和故事逐渐被定义为“心灵鸡汤”。既然“鸡汤”是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营养补品”,那么“心灵鸡汤”自然应当是滋补心灵的美文佳作。然而,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一些营销号利用“鸡汤”文学的盛行,生产了大量暗藏着虚假广告和欺诈信息的“毒鸡汤”,对读者造成不良影响,长此以往,读者对“鸡汤”文学的热情便逐渐被浇灭。

除此之外,注重励志和安慰的“鸡汤”文学,似乎也已不适用于当今愈发强调实用价值的时代。“鸡汤”文学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当时人们饱受动荡生活折磨的条件下,“鸡汤”文学成为抚慰人心的一剂良药。而在当今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思想更为多样化的时代,人们开始反思:沉醉于“鸡汤”文学,究竟是利是弊?

实际上,“鸡汤”文学的确能够带来动力,却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大部分“鸡汤”故事都着重呈现希望和成功,殊不知比起强调“风雨后的阳光”,更重要的是给予读者抵抗风雨的方法。与其说这类文章是“鸡汤”,倒不如称之为“鸡血”,读者读完文章后会瞬间感觉充满了奋斗的激情,坚信努力过后必能迎来成功。然而,没有目标和具体方法的奋斗,就像没了帆的船,注定难以远航。读者从“鸡汤”故事中得到激励后,或许会奋力拼搏,但当他们在奋斗途中遇上坎坷时,却也容易因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心中充满热情固然有益,但奋斗是否有效终究取决于个人的实际行动。读者与其过度依赖“鸡汤”文学给予的短暂激励,倒不如去寻找能够帮助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方法和建议。

人们反对“鸡汤”语录,并不代表它是谬误,只不过这些由特定人群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而出的道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抛开限定条件谈“鸡汤”,很可能将“补品”熬成“毒药”。正如先前备受争议的“感谢苦难”言论,言论发表者在困境中磨练出了异常坚毅的精神,这份精神是难得的,却并非人皆有之。倘若我们并未切实了解一个身处困境者的经历和感受,就一味地劝其忍受和感谢苦难,那么一番好意很可能会变成压倒骆驼的稻草,徒增听者压力。在现实生活中胡乱套用“鸡汤”理论,不仅不能给人带来慰藉,还容易造成焦虑和困扰。

网友“姜以”的一则评论得到广泛认同:“成功人士从来不喝鸡汤,他们煲鸡汤。”说到底,他人总结出的道理不过是营养欠缺的“速食鸡汤”,想要品尝独属于自己人生的鲜美“鸡汤”,还得亲自动手,细火慢熬出真知。“鸡汤”是“鸡汤”,生活是生活。富有哲理的“鸡汤”语录可以为生活提供建议,但要活出自我风采,必须根据个人情况去总结人生经验,而不是简单地将所谓“大道理”奉为人生的真理。

读者要想汲取“鸡汤”文学中的营养,非但不能迷信其中的道理,还要对其做出深层思考和合理应用。倘若读者长期沉湎于“鸡汤”文学带来的宽慰中,而不做出任何有利于提升自我的实质性改变,那么“鸡汤”文学自然是具有麻醉作用的“毒药”;但倘若读者能够在认真思索后总结出文字中的道理,并适量取之作为人生观的补充,那么“鸡汤”文学就会成为有益的“补品”。

“鸡汤”文学实际上力量有限,它既非至理,也非“毒药”。过度沉迷和一味排斥“鸡汤”文学的做法都不可取,对其进行理性看待和批判吸收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