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妇联出炉《宁波家长素养发展报告2022》。调查显示,78.72%的父母认为家庭教育指导非常重要,69.52%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大众化迫在眉睫。值得一提的是,《报告》针对城乡区域、年龄和学历三个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家长、年轻家长、高学历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程度更高。
早在一个世纪前,鲁迅就在《上海的儿童》里批评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两种错误做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除了放养型、专制型家长以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又催生了很多溺爱型的家长。
总体而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专业性、独特性和重要性。然而,当前国内的家庭教育正面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诸多矛盾,如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特殊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保障不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不甚规范等等,亟需构建科学系统的组织、指导和保障体系。
首先,树立新时代“大家庭”教育观。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生态中,学校“独位”、家庭“缺位”、社会“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大众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局限于狭义范畴,导致家庭教育理论与家庭现实需要脱节。唯有赋予家庭教育更加广泛的内涵,使得相关教育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才能进一步促进三类教育的一体化、避免家庭教育的边缘化。
其次,构建政府主导推进的体制机制。当前,家庭教育工作主要由妇女联合会、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等单位共同承担,容易产生统筹规划布局缺乏、整体工作合力不足等系列问题。唯有建立独立的家庭教育管理实施机构,厘清不同行政部门的职权范围,才能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责任不明的弊端,最终实现“大家庭”教育体系的顺利建立、政策的确切落实和经费的稳定保障。
最后,实施兼顾全面分类指导的策略。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石,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主义平等公正。政府要明确家庭教育指导的兜底保障标准,加强对弱势群体家庭的关怀和干预。教育竞争本质上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没有教育质量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府要携手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主体,针对不同学龄设置课程、开发教材、举办活动,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化规范化。
就像福禄贝尔所言:“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庭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正如孩子今天的模样会是国家明天的模样。我们呼唤构建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组织、指导和支持体系,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家庭教育由“独角戏”向“大合唱”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