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实评论97:让故事点亮我们的心灯

作者:邱实 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7-02-16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并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确,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怎样做、如何做是关键所在。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深植”于信息化土壤,他们在互联网中的驾轻就熟,让他们的知识获取方式变得快捷而多元。当各路思想借助网络,为了自身的“生生不息”,不遗余力打扮地“花枝招展”以“讨好”大学生们的时候,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填鸭式的机械灌输和话唠般的反复叨念显然不合时宜,也收效甚微。

怎样才能让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落于“听而不闻”的窠臼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及,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当然,这种亲和力并非失去底线的讨巧与迎合,而是添加了情怀、赋予了生机的正能量的“走心”表达。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把那些看似“枯燥生涩”的思政理论潜移默化地融合到一个好的故事中,再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出来,便是一剂良策。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当真理赤裸着身子来到一个村子里,村民们的态度并不友好。寓言发现真理的时候,它正独自蜷缩在一个角落里。于是寓言把真理带回家中,并给它穿上了一件故事的外衣。穿上了故事外衣的真理再次遇见村民们时,他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再冷眼旁观,而是相继邀请它去家中做客。由此及彼,倘若能够给思政教育穿上一件“故事”的外衣,便有了可以感触人心的温度。

要让一个故事能够打动人心,不仅要有真情实感,更需内涵深邃,引人入胜之间,便会酝酿出一种感召力,唤起大学生们思想上的共鸣。幸运的是,百年华师,风雨兼程,一路走来,能够点亮我们心灯的故事俯仰皆是。

一如为了教育甘守清贫、殚精竭虑地为坚持办学而奔走陈时校长;一如扎根于蕲北山区、为当地教育奉献了一生的汪金权;一如用自己的恒心、毅力、耐性严谨治学的张舜徽先生和章开沅先生;一如为了至臻的艺术追求,可以把一个乐句连续唱50遍的TianKong合唱团……他们都是曾经或者现在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或许,他们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可当我们沉下心来,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他们的故事时,才发现,信仰、理想、使命等这些宏大的概念并非遥不可及。华师的历史积淀、文化赓续、精神传承,正是在这些平凡人的一点执着和一份坚守中延续至今。

当我们把这些故事娓娓道出时,倏然察觉,“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和“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文化,在亲和力的“催化”下鲜活起来,无须耳提面命,已然由口入心。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日渐成为一种共识。其中,学会讲故事、会讲好故事,不失为一项有益的尝试。那些经过岁月积淀、历史变迁的人和事,那些悠远绵长、打动人心的桂子情,不正是丰足的思想给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