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大不了”

作者:任佳琪 编辑:曹葳 发布日期: 2024-04-22

我是个有畏难情绪的人,在还未尝试之前,我就会习惯性地把结果想得很糟。对未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失败再现的恐惧时常裹挟着我,缩在“安全屋”里,我犹豫着是否要向前迈出这一步。

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时,得知基地班选拔的消息后,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笔试。笔试通过后,紧接着我迎来了面试,这时候我却犯了难,面试被拒的往事历历在目,对自己能力的担忧让我不禁怀疑:我真的能通过面试吗?就算通过了是不是也会很快被淘汰?在反复挣扎的过程中,我生出了放弃参加面试的念头,这样我就不用再面对可能失败的现实,心里好像得到了一丝虚无的安慰。但听了我这样的想法后,母亲却说:“不如试试,就算没通过也没什么大不了。”

正是这句话让我心中坚定放弃的“磐石”产生了些许细细的裂纹,我顺着母亲的话思索着:是啊,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没通过了,我在其他班里一样可以学习,大不了就当锻炼表达能力和抗压能力,大不了为以后的面试积累经验……一个个“大不了”像斧头一般一刀刀砍在那块“磐石”的裂纹上,裂纹越来越大,“磐石”终于四分五裂,我也决定抓住这次机会。面试的几天后,我惊讶地在录取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除了这份意外之喜,我自觉在面试时也有颇多其他收获。我了解了面试官关心的核心问题、清楚了如何将自己的优势展现给面试官以及在极度紧张时如何保持冷静和条理清晰。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这样纠结的时刻,在尝试和放弃之间徘徊,明知机会的来之不易,却总为尝试途中可能经历的坎坷而忧虑,害怕结果不尽如人意,犹豫中许多机会从我们指间流逝。在放弃后,我又往往会陷入内疚和后悔中,质问自己:为什么当初不再努力一点、勇敢一点,万一就做到了呢?

面对畏难情绪,“大不了”心态可谓一剂良药。回顾过去,我发现我的畏难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逃避现实的惰性导致的: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棘手的问题,害怕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不愿思考如何争取成功以及失败后的路该如何走。这时,我意识到不妨运用“大不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分析即使失败仍能从中获得的益处。当我专注于过程中的收获时,对于结果好坏的执念便减少了,没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自然也少了面对失败时的无措和失望,我也更有勇气去迈出第一步。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尝试了第一次面试心仪的部门、第一次出演话剧主角、第一次学习并演出蒙古舞。而提前思考过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也能让我更具底气,不再怀有对未知困难的恐惧,前行时面对所遇到的难关也能更加从容。

害怕自己准备的竞赛没有好成绩时,想想大不了我明年再战,借此充实经验;害怕自己上台紧张无法完美展示成果时,想想大不了我多练几次烂熟于心,借此增长胆识;害怕自己无法胜任被安排的工作时,想想大不了我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借此提高能力。

从前的我做事总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一次次对未来困难的预测和畏惧给自己的内心裹上一件又一件铠甲,不愿向前、避免受伤,好似能保护自己的铠甲却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而在学会告诉自己“大不了”后,我发现自己轻松不少,在尝试之前,不会因过分畏惧而放弃,也不会在放弃后又后悔、内耗,在面对不理想的结果时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我内心厚重而密不透风的铠甲已然消失。勇敢地尝试过后,我惊喜地发现结果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