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拼凑生活的碎片

作者:曹葳 编辑:范彦芳 发布日期: 2023-11-27

秋深风凉,黄的、褐的叶子纷纷脱离枝干,落了下来,留下干瘪的躯体,路人轻轻一踩,“咔嚓”一声,便见整个叶子碎成了千片。我见生活,也如千片一叶——它由数不清的琐碎的片段组成,而我们则需要巧用匠心,去梳理和串联。

拼凑信息的碎片,抓住未来的尾巴

步入大学,久违地拿到手机之后,首要面对的就是爆炸的信息流——每日的通知如洪水一般涌来,不分轻重缓急,不分特点类型。因此,如何去合理地放置信息成为了我的首要任务。

一天,我突发奇想,将群里老师发的重要通知转发到了自己另外的一个社交账号上,当我想再找到那条消息时,点开自己的这个账号便可看到。在此之后,我便充分利用自己的账号,在转发消息后标注上截止时间和重要程度,与人聊天之余,便可翻出看看,配合着便利签等传统记事法,实在方便。

然而,信息爆炸的背后,隐藏着无形的信息茧房。此时,社交显得尤为重要。我提出和朋友们共享比赛讯息,互帮互助;积极询问有经验的前辈们,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之中收集碎片……而这些碎片在我的笔记内拼凑出了我的信息流,让我对未来缺少了焦虑,多了份自信。

拼凑知识的碎片,攀登进步的阶梯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在管理较为宽松的大学,对这些高深学问的学习都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学习的资源浩瀚如海。老师的课上的言传身教、互联网上的课程资源、社交平台中的经验分享……庞大的知识资源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还在打“地基”的我埋没。

作为新晋的“知识体系建筑师”,我的处理方法就是:先做再说。刚开始时,我不着技巧,广泛地搜集资料,阅读知网、课本以及老师发的文件,希望将有用的知识点全部誊抄到笔记本上。但这种搬运使得整个建筑工作困难务必,我感到自己手上的每片碎叶都犹如千斤重。慢慢地,我决定摒弃无脑地誊抄,而是先在脑内梳理,思考其中的逻辑,再付诸于笔墨,这也让我的梳理工作轻松了不少——但这对于知识系统本就不清晰的一些科目来说几乎是无用的。至今,我仍然在艰难探索着拼凑知识的方法。

拼凑时间的碎片,把握生活的呼吸

不知从哪里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最后都会死,但非人人都曾活过。”每日,我听着闹铃起床,伴着星辰入睡。一天里,宿舍、教学楼、食堂和图书馆四点一线,但是,24小时过完了,心里却觉得空虚,“累但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累”成为了我和我朋友吐槽的高频语。都说现在是个“碎片化”的时代,但是如果要真正地去生活,还需要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赋予它意义。

于是,我开始了拼凑生活的尝试。第一步,我开始拼凑时间。晚上回到宿舍之后,我便拿出一张白纸,从早上7:00到晚上10:00,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时间段,尝试拼凑出我每日的足迹。“早上7:00到7:30我背了一首诗歌,还需要再复习一下”,“8:00到9:40上课,中间30分钟休息时间用来抄写古文”……我把自己的功绩草草地写在纸上——有时甚至不用完全列出,只需要在脑内回忆一遍,心中的充实感便增添一份。“我的一天原来是这么过的。”每次我梳理完,我便会紧接着回想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感:为什么开心,为什么焦虑,反思自己是否浪费了时间,是否无效焦虑……在思考的粘胶下,叶子被拼凑完整,我也做好了准备,继续在我的人生之树上添加新叶。

拼凑生活的碎片,整理所思,给予自己生活的实感,从而见证自己的成长,促进自己的思考。拼凑,让我少了份马虎,多了份细致,也让我明白,那些从我的脚边溜走的时光,从未真正被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