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己人生的抉择权

作者:杜玉宇 编辑:洪臻祎 发布日期: 2022-12-15

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里都好似有一个小人儿,他隐藏在我们清晰的意识之后,对我们的生活指手画脚。这个小暴君反应非常、说一不二,常常一把夺取我们的决定权,在我们还没回过神之际就操控着我们的四肢,让我们稀里糊涂地做起事来了。

放假回家之际,辅导员提醒还在留校的我们:“不久后,大部分的同学都会返乡,食堂的饭菜选择性应该也不会那么丰富了,所以大家要权衡清楚自己的时间安排。”我几乎是想也没想,每天都自觉地坐在宿舍里乖乖巧巧地点外卖。结果最后,我偶然路过食堂,却发现里面的饭店都开得好好的。一时自己也答不上来这几天为什么都自然从容地点着外卖,只觉得忽有一种如梦初醒之感。

在和同学们谈心聊天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每当我提出一个建议,同学的第一反应不是先听完我的原因解释,而是斩钉截铁地否定。我追问:“为什么?”她往往回答的也不是原因,而是一句:“就不!不为什么!”幸好我经验丰富,早见怪不怪。于是我耐着性子,一步一步继续追问分析,眼看着我的同学就要招架不住了,她的语气渐软、底气渐弱。于是我乘胜追击,进行我的最后一问:“你看,是不是因为你以前一直是这么做的,你的心里就默认着‘我非这样做不可’,但实际上,你是不是没有考虑过别的可能性?”

“不为什么。”这句话好似有无穷的魔力。我们脱口而出这几个字,一口否决了所有可能性,好像别人的提议触及到了我们最为基本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就是“非他不可”。无论是我的“食堂选择论”,还是朋友的“单一选择论”,只要一冷静下来,自己也觉得自己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何自己会产生如此坚定的信念。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只是别人随随便便的一句话、自己迷迷糊糊地一瞥,到了抉择时刻,竟鬼使神差地就按着脑子里轻飘飘的一个印象去行事了。这些有时候你自己也回忆不起是何时溅到神经里去的想法,却成为了我们最坚定不移的行为准则。

这种现象实在是很值得我们玩味,更值得我们警惕。

心理学课上,老师曾提及过“心理暗示”对我们的影响作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可以做到”,往往能使事情进行得更顺利。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我不行”,则往往会使得个人状态更糟糕。很多时候,这些头脑里冒出来的想法就是一种天然的暗示,我们越是维护它的正确性越是不能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知。

我的八百米跑步的成绩一直平平无奇,但我对同学们跑后气喘吁吁、要死要活的样子颇为不解。看我状态良好,别的同学就对我说:“你应该没尽力。”说我没有尽力也实在是冤枉,每逢测八百米,我都根据以往的经验,估摸着自己又会卡在及格线边缘,于是奋力地为着及格的成绩而奔跑,跑到半途就固定地会上演一番肚子疼、想呕吐的戏码。好不容易跑完全程,只是不怎么累而已。且先不理会同学的话,几周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体测。但这次体测,在时间上让人有些猝不及防,因为我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灌输“及格就好”的思想安抚,就枪响开跑了。于是我一路跑下来都脑袋空空。什么也没想,只是往前奔着,为了终点而跑着。而结果简直就是奇迹,我比平时快了将近三十秒!

这次体测,才让我真正深刻地意识到了潜意识的心理暗示对我生活的影响。我一旦认定自己跑不快,我的身体也会跟着思想一起懈怠。它限制了我生活的可能性,限制了我发展超越的可能性,仿佛这世界上只存在我曾经做到的和我曾经做不到的。而我之前从未想过要打破这个思维怪圈,只是听之任之,让失败的经验一次次加深我模糊的意识。

我们之所以会被头脑里的小人牵着鼻子走,我想其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人性的懒惰。

一是思维上的懒惰,我们满足于从前的经验和一些从别处搜集来的信息资源,在决策的时候将这些未经过筛选的信息作为已知的前提条件,匆匆忙忙地解题、哗哗啦啦地写下最终答案。我们当然不能责怪大脑平时尽心尽责地收集工作,只是,这种安逸舒适的潜意识抉择,是没有经过头脑的二次筛选的。我们只顾着囫囵吞枣地接受信息,却没抽出时间仔细咀嚼,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是行为上的懒惰,很多时候我们与其说是被迫,还不如说是主动依靠头脑里的小人来行事。盲目地跟从自然不甚费事,不需要实践勘测,也不需要挑战自我,只需闭着眼睛按照老路径走,省时又省力。如果事情无所进展也当然会让我们焦躁不安,不过这只是一时的,因为没有什么比放弃更容易。最后的责任只需要用一句话就可以被打发了:我无能为力。那么这件事虽结局潦草,可好歹是了结了。于是长此以往,我们从未开阔新的天地、接受新的挑战,我们的能力也没有任何提高,对自己和世界也压根形成不了正确认识。

可人类尊严所在就是作为一棵“有思想的芦苇”——身体固然柔弱,但意识的人格却应无坚不摧。我们不能依靠“不假思索”和“理所应当”来判断自己的人生,把选择权抛给意识后的小暴君。我们应该怀抱对真理和事实的坚守,做一个有自我思考的人,把握自己人生的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