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诗,应当能经的起时间的检验。不论历史的长河如何奔涌向前,多少浅斟低吟的风流人物被雨打风吹去。一首好诗,总能唤起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人心中对于美的追求。年寿有时而竟,荣乐止乎其身。此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美哉春江花月夜,也许能再议一百年。(一千年太久,沧海桑田,不敢妄议)闻一多先生称此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切赞美在她的面前都是饶舌,是多余。是呀,若论辞藻之美。春江花月夜应该能称的上是珠穆朗玛峰了吧。若以女子喻诗,本就天生丽质难自弃,再加上诗人的神来之笔使得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装成。唯有此诗真国色,诗成之际动京城。在杨贵妃面前,六宫粉黛无颜色,在此诗面前,任何企图讨巧的华词藻句都是东施效颦了吧。唯有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细心的品读,才是我这种凡夫俗子能做的。
中国艺术讲求留白,这一点,在这首诗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初读时,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统领全篇只觉得从辞藻到音韵是神来之美。细读,才发现,其中蕴含着真挚,可爱,淳朴,无邪的感情。以及对儒释道三家的融汇贯通。甚至,我认为,这首诗在哲理思考的过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依我浅陋的语文知识,似乎只有发明了东坡肘子的那位先生才达到了这个境界(吃货的关注点永远跑偏)妙的是,情,景,理三者不是像水浮在油上那样完全分离。而是在一句之中,即可见三者,全篇之中,亦可见此三者剪不断,理还乱,彼此丝丝密密的缠绕在一起。概括来说,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
虽然上文写景,情,理三者不可分离。但我功力未到,只能分开来说。
容颜是人的第一张名片。辞藻是诗的第一张名片。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单听听就是很美好的事物。而且作者写的时候,不似陆机,谢灵运那般看到的景物皆可入诗,开个玩笑说,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花都往头上戴。张若虚在写诗的时候,还是很注意裁剪的,将月放在所有意象中的首位,作为纯元皇后,统率全篇。其他几位小主,偶尔出境,但决对不会喧宾夺主。陶渊明,孟浩然写诗,个人认为冲淡过度,缺乏诗的美感。而张若虚的诗,应该说是秾纤得衷,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太浓,减之一分太素。而且,在单就月的描写上来说也非常有条理:月生-----月悬------月斜------月隐。好了,景物的分析就到这里吧,明明是绝世美女,做到骨象应图就好了。若再分析下去,那就是人体解剖,太煞风景了。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久。同样,这首横绝孤篇的诗最大的价值决不在于她的辞藻,音韵。而在于他的情思,理趣。
夫文章染乎世情。张若虚虽在初唐,但已经隐隐有了盛唐诗人的气象。彼时的中国真是泱泱华夏,万国来朝。诗人们在这种社会情形之下,有着空前的自信,他们不再有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昔的悲叹与无可奈何,也不再有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种看似乐观其实极为消极的情绪。他们昂扬进取,奏出了整个封建王朝的最强音。这时,离别不再是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的愁肠寸断,更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小白脸的临别寄词。而是在离别之时也有种奇异的甜蜜。这种感觉,在我心里很强烈,很明晰但我觉得我用语言,真表达不出来。就好比此时此刻,我眼前有一面古铜镜,我透过这面镜子能看到那个正在援琴鸣弦发清商的少妇。但当我试图再靠近她,企图看清她衣袖上的花纹时,她就倏忽不见了。 大概是唐人心中不仅有身为天国上朝子民的自信,也有爱吧。因为有爱,所以相思,因为有爱,使穿梭在生命之径上的人踩着荆棘,不觉疼痛。有泪可落,不觉孤单。明月还是当年的明月,江水还是涛涛不绝的江水,长相思兮,依旧长相忆,短相思兮,仍旧无穷极,但相思似乎不再催人心肝,而隐隐有了种甜蜜,恬淡的感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已不足以概括此诗。诗画中有爱和生命。离愁别绪融入在广袤浩远的春江花月夜中诗意如羚羊挂角,无处可寻,只能意会,而不能像勾股定理那样明明白写在黑板上的吧。这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可以横看是岭侧为峰。有的学者就认为这首诗里面没有对宇宙的认识,也没有那种扭曲的感情(上文所提的奇异的甜蜜)就单纯是离愁别绪,而离愁自古就没有欢快的。
好,接下来问题来了,这首诗的理趣。自古大家都家都会讲道理,但能讲出趣来,就比较困难。东晋的玄言诗,当时可谓风靡文坛呢,如今烟消云散倒算了,还被记录在教科书内,作为反面典型,以供万千学子实施警戒,以免在写作说话时误入言之无物,内容空虚的歧途。其实,要将出趣来,也还容易。韩非子和孟子就靠把道理讲的有趣而扬名立万,永垂不朽呢。接下来是要被听着接受,这个道理太好懂了,佳作须有读者观;琴曲要有知音听;千里马得有伯乐识;美人要有悦己者;才子还要看的见长安。是的,你猜对了,这个也不难,我娘亲给我讲道理的时候也算循循善诱。不,正真难得是要做到让人奔走相告,还有无数人为了一睹美人正面目,在自里行间翻找,上穷书籍下知网,还好两处皆有所见。
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一直是困扰中国文人的一个问题。大多诗人抒发的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的伤感。也有少数达到了自其变着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着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这首诗无疑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以客观之眼观物,则以物喜,以己悲,以主观之眼观物,则物我一体,浑然两忘。客观之词易得,主观之词实难求。
要说真正参透儒释道三家,张先生恐怕还谈不上。但是,这首诗中确实已经有了一点端倪。儒家讲求君臣父子各局其位,讲究其中的伦理关系和人情道德。这首诗中游子怀乡,怀的是父母,妻儿,朋友。为什么怀呢,大概是因为失意。春风得意马蹄急的时候,我们都去长安看花了。只有江枫渔火对愁眠(科举)画眉深浅入时无(投书)大漠穷秋塞草腓(参军)不才明主弃(终南捷径)这些儒家所提倡的积极用世遭遇失败时,才会想起思乡吧。含愁的思妇,思的时念君客游思断肠,何为淹留寄他方。愁的是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势各异,相会当何时。恐怕还有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倚。(古人多含蓄,现在我们大概只会说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了)。
人生得意处,要想致君尧舜禹,再使民风淳。失意的时候就要告求老庄。多想想宇宙从何而来,人又从何而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年的如花宫女,锦衣将士,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我们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又何必斤斤计较与五斗米与万户侯的区别,反正每个人都终将死去,而太阳明天依旧照常升起。
说到释,我自己觉得在这首诗里确实可以窥见一斑,但也不排除我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诗中作者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得到的是更加神秘的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可以互为因果,循环解释的命题是为命题。但要从人文的角度来说,这又有点像佛教中的顿悟,拈花一笑后的了然。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更觉得春江花月夜的成就至高。我写了这么多字,自己再读时都觉得竟有好多废话,而此诗不足200字,字字珠玑,可以传颂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