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怀、世界视野、学科意识——记《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第2版)》出版

作者:华轩 编辑:曹世生 发布日期: 2016-03-25

2016年初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徐育苗教授主编的《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套丛书第1版10卷本于2000年陆续出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社会上的关注和好评,有的分册先后印刷10次,少者也印刷4次,发行总量20多万册,产生了广泛影响。因此,商务印书馆将该丛书列入重点丛书,每10年修订再版一次。从2012年开始,主编和作者进行了扎实细致的修订,继续保持原有的学术风格与知趣,基本保持固有内容的框架、体例,剔除陈旧内容,增补新材料、新观点、新表达。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全套丛书11卷本更加完善、更为靓丽。

本套丛书体现了中国情怀。研究、撰写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想法缘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国家正面临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挑战和机遇。怎样落实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主编和作者团队孜孜以求的目标。丛书第1版的出版是对这一任务的初步回答。2012年后,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面对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及时总结,思考完善,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制度自信,本丛书第2版对这一任务给予了进一步的回答。前后两版的回答也契合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理念和目标追求。

本套丛书体现了世界视野。近代以来,观察、思考中国和世界关系的一条基本视角是从中国看世界,学器物,学制度,学文化。先是学英美,然后是学苏俄,试图“走向世界”。进入新世纪以来,另一个视角即从世界看中国跃然而生,把中国放在世界的大格局下面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具体到政治制度来说,中国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文明的组成部分,对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既要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又要根据中国实际,大胆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制度发展和建设道路。

本套丛书体现了学科意识。改革开放恢复政治学后,中外政治制度学科才开始起步,学科建设和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不仅在国际上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学而且在国内也相对落后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推动政治学中外政治制度学科的奋起直追,以徐育苗教授为代表的华中师大政治学人联合武汉、西安等地的学者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在比较短的时间推出了这套丛书,填补了中外政治制度学科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