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流转,何以华师?

作者:毛军刚 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4-01-01

时光流转,不舍昼夜;江河浩荡,奔涌向前。

须臾之间,来到崭新的一年,过去一载的点滴变化仿佛近在眼前。眼光向外,目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再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眼光向内,迎来建校120周年,我们又一次回首来路的风雨沧桑。

倏忽之际,翻开泛黄的史页,两个甲子的感人故事不断涌入脑海。1903年,花园山,地不过几垄,院不过几所,生不过数人;2023年,桂子山,占地近2000亩,师生3万余人,位居教师教育第一方阵。

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是奋力前行的历史坐标。我们见证了潮起潮落,更经历了风急浪高,到如今依然昂首前行。岁月悠悠,世事重重,站在第三个甲子的起步之年,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以往的来路,又如何面对未知的去路?

春天,花开昙华林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风清景明。初来江城,很多人曾携三两好友,去过迄今已六百余年的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

这里融合了中华传统和西方古典的历史建筑,见证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更为巧合的是,学校的三所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都在昙华林,这意味着百廿华师的真正根脉就在昙华林。

走进昙华林,映入眼帘的便是特一号建筑——翟雅阁博物馆。钢木混合、重檐庑殿、红墙斑驳……这种风貌的大体量历史建筑,在国内可谓是所剩无几,几令老一辈校友魂萦梦牵,如今还在风雨中默默述说着那一段段筚路蓝缕。

朴园、榆园、文学院、颜母室……流连在那一幢幢中西合璧、斗拱错落的老建筑前,不知是否有人依稀看到了韦卓民、陈时、潘梓年等一校之长的夙兴夜寐,看到了黄侃、钱基博、包鹭宾等学术大师的博闻强识,看到了恽代英、林育南、刘绍南等革命先烈的慷慨激昂。

为什么要千金散尽、一心教育?陈时在父亲面前长跪不起、以死明志,“教育强国,正逢其时”。

为什么要节衣缩食、苦苦支撑?韦卓民着补丁西装远赴异国、筹款办学,“一定要把华大办下去”。

为什么要从零起步、白手起家?潘梓年就像永远燃烧的一团火,“这是中原人民最迫切的需要”。

历史,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看得清楚。

历史,要经过猛火的淬炼,才能识得滋味。

历史,要经过大浪的淘沙,才能具有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伟力。

陈潭秋烈士、萧楚女烈士、黄负生烈士、刘子通烈士……那些闪耀光芒的伟大精神,总会穿越幽暗的时间长河,唤醒一个个随洪波、逐大流的迷失灵魂,给后人以走正路、行大道的真理启迪。

花园山下,胭脂路旁。洒一杯薄酒,敬历史先贤。

夏天,云游大慈寺

盛夏七月,烈日当空,烁玉流金。每年此时,都会有师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从武汉出发,前往云南大理“寻根”。

今日大理,苍山枕着白云,洱海披着月光,是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看崇圣寺的三塔凌云,看古朴城镇的繁花似锦,看白族人家的庭院深深……时光倒流,你所拍照打卡之地,却是前辈先贤流浪之所。

1938年7月华中大学举校西迁,先后辗转长沙、桂林、南宁,取道越南,转向昆明,于1939年3月到达喜洲。炮火的隆隆,风烟的滚滚,人心的惶惶,仍是掩盖不住大慈寺的朗朗读书声。万里奔波,缺衣少食,时时担心,刻刻受怕,依然可以不落下一节课,依然可以做出蜚声国内外的学术成绩。

玉皇阁、奇观堂、张公祠、四方街……当时的学生、后来的教授张湘泽曾被问及“是否怀念喜洲”。他说,爬也要爬到喜洲,这里是他做梦都在思念的地方,感激喜洲人民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给了他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所以他告诉家人,去世后一定要将骨灰的一半送往喜洲。

要当什么样的老师?章开沅说,“真正的学者要具有超越世俗的纯真与虔诚。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奉献更重于谋生,其终极目的则在于追求更高层次的真、善、美。惟有如此,才能不趋附、不媚俗、不出违心之言。”

要当什么样的学生?邢福义说,“‘猪往前拱,鸡往后扒’。首先,拱和扒,意味着要奋斗、求生存、求发展。其次,猪只能拱,鸡只能扒,它们各有各的办法。再次,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怎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绿魂”姚水印、“轮椅教授”刘盛佳、“抗癌园丁”项继权、“将苦难诵成诗”李荣龙、“特教男孩”尹宝玄……无论泥土、磨难、灾厄如何覆压,旺盛的生命力偏要击穿顽石,就是要开出不一样的花。

苍山不墨,洱海无弦。鞠一次深躬,敬广大师生。

秋天,叶落桂子山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叠翠流金。赶上天公作美,桂花馥郁飘香,无数校友今年从天南海北赶回了精神的原乡。

驻足美丽的桂中路,仰望参天大树,聆听鸟语虫鸣,尽享桂子馨香,心灵仿佛得到了暂时的休憩。会场之上,一组数据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学校为社会输送了60多万名优秀人才,近40万人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原来母校还记得?是的,母校从来都记得。无论深山还是边疆,无论库区还是小岛,无论平坦还是泥泞,无论跋山还是涉水,每一个晨光出现的拂晓,每一个蜡烛点燃的深夜,总有自己的孩子在远处焕发光彩。

西区学生宿舍、桂香园、喷泉广场、文华公书林、博雅广场……重回少时的校园,耳边似乎再次响起老师们的教导,生活中的疲劳困倦一扫而尽。这一次,你好像有点明白了什么是“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更加坚定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信念。

总有人愿意像“武汉楷模”程启明一样,坚持40年手写400万字教案,要当一名学生问不倒的老师;

总有人愿意像“全国最美教师”夏雪一样,足迹遍及四川偏远贫困山区,只为了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总有人愿意像“大山守梦人”刘秀祥一样,走在黑暗中却成为了别人的光,用演讲等方式牵线资助4800多名学生……

师者,以身为木,以心为火,高高耸立,熊熊燃烧。师者,闪耀着对他人生命的共情,体现着对世间柔软的理解。校庆结束,又要离别,校训石前,站立良久,只为再看看“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这八个大字。

桂子山上,南湖岸边。撷一缕芳香,敬万千校友。

冬天,雪飘胡杨林

寒冬腊月,岁暮天寒,积雪封霜。今年,廖美珍、张崇光、喻光明等几位银龄教师继续留在了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新疆喀什。

努力了一辈子,为什么在本该享享清福的年纪,毅然选择了一条支教道路?很多人可能去过西域边疆,沙漠里的胡杨树风骨凛凛,挺立于风霜之下,傲立于雨雪之中,忠诚地守望着家园。前往新疆援教的退休教师一共有12名,“万里赴疆,无畏阻长,今虽白首,依做胡杨。”

除此之外,乡野田间,实验室里,图书馆中,课堂之上……奋斗的身影数不清,感人的故事说不完,大爱的精神道不尽。一草一木,皆有故事;一砖一瓦,可成文章;一生一师,均有感怀——

这一年,我校深入推进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与贵州师大、湖北师大、南宁师大、汉江师院、遵义师院、黔南民族师院进行“双向奔赴”;

这一年,我校稳步实施“优师计划”“强师计划”“国优计划”,为广大中西部地区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

这一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入选“湖北省第八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累计派遣356名志愿者前往青海、新疆、云南、宁夏等地开展支教服务……

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坚守,再看来时路,平坦且悠长。曾经有老校友说过,华师经历了校址几迁、校舍几毁、校名几更,有过好几次生死存亡的关头,但最终还是顽强生存了下来。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种精神。

今日之华师,正是因为这些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不息的精神,师者的初心才不曾改变,教育的光芒才愈发闪亮。

今日之华师,正是有了这些辛勤耕耘的教师、拼搏向上的学生、志存高远的校友,才能信心满怀地向着世界一流大学进发。

四季流转,何以华师?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