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校园调研大赛举行 山民积极建“研”献策

作者:郝文 高欣然 编辑:闫晨雨 发布日期: 2018-06-01

 

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郝文 高欣然)5月31日,“桂子建‘研’·献策华大”首届校园调研大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五楼举行。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校党委副书记覃红出席活动。湖北省委政研室、华中科技大学校研究中心、我校政研室、社会学院等机构相关专家担任此次大会评委。

据悉,大赛设置了“校园文化建设类”“学情动态分析类”“文明秩序类”三类调研方向,经过三个月的赛期从210支队伍中评选出优秀奖15名及决赛入围队伍10支。比赛经抽签分成三组,以组为单位分别按照展示、问政和点评三个环节进行。

“校园文化”组中,第3组的成员对高校民主管理中提案工作反馈机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数据显示,接近90%的华师学子有意愿发声,80%的学生希望有专项支持反馈提案工作的机制。我校目前存在校学生会未下设提案工作委员会,没有一体化的提案流程,学代会提案尚未落实的问题。据此,他们设想建立学校办公室与校学生会常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之间的提案工作反馈机制,形成“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有途可求”、“有求必应”的效果。

在问政环节中,面对第3组同学的自己展示的反馈提案工作机制是否可行的问题,学校办公室负责人肯定了第3组成员提出的建议有借鉴意义。学校办公室负责人也表示学校办公室有责任和义务与学生组织一起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校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署光在点评中肯定了第1组将转专业与专业认同结合,调研能够结合生命历程理论,但在题目和内容方面还有待优化改进。第2组能够结合各类统计软件研究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魏署光认为第二组成员可以进一步补充学生进出图书馆、借还书的次数和时长等数据分析。他赞扬了第3组选题更加值得关注,还提出了提案反馈的四种机制。

“学情动态”组中的第5组调查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探究分析其优化路径。他们从基础信息、学业科研、生活人际三个模块设计学生问卷,从对学生要求、指导现状、对自身要求、导师理想中的导学关系四个方面设计教师访谈提纲,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四个问题,提出创建导师组,对学生分门别类、针对培养,引导式与切磋式结合、因材施教,加强对写作技巧的指导四条建议。

“前段时间发生了研究生坠楼的不幸事件,请问我校是否有一套相应的检测机制或者监督部门来预防类似悲剧的发生?”面对5组成员的提问,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类极端事件属于心理危机问题。我校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有较成熟的机制,包括学生监测、教师监测、心理健康中心的监测,还有六个制度通过谈话、教育、评价、调查等方式来进行职能部门对监测机制的监督。

我校学校办(政研室)副主任郑宁点评道,第6组对StarC系统的研究以及第7组学生的校园贷选题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切中要害。但是学生的调查方法基本雷同,都是访谈法加问卷法。他强调,要格外注意访谈法是对问卷法的补充,通过展示可以看出,5组的访谈对问卷的缺陷进行了较好的补充,并且他们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

“文明秩序”组中的第9组的题目《如果有心,请看看湖边的我》别出心裁,主讲人通过对比一个“爱情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在华师南湖校区与主校区的学习、生活条件,引出我校南湖校区的基础设施调研情况,并通过数据与图片着重突出南湖校区的教学基础设施问题、环境问题、出行及充电桩问题和体育基础设施问题。

比赛的最后,第五队《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调查与优化路径探讨》凭借切实的选题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斩获一等奖。保卫处工作人员评价此次活动采用了问政方式,形式新颖,学生们的选题也切合实际,“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们提升了‘桂子山之子’的意识,也推动了我们职能部门工作的提升。”

给数学与统计学院2017级的左翌文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第9组参赛队伍,“主讲人语言幽默诙谐、条理清晰,展现出的问题正是南湖学生所需要解决的。我认为他们确实为学生着想了。”她还表示,希望领导能够真正把学生的建议听到心里,并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的石映秋表示,这个大赛很有必要长久举办,通过210支报名队伍的数字就能看出学们提建议的迫切需要。“如果赛程能更加严谨一点,不拖延那么久会更好。”

此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政策与法规研究室)和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