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文华 永久的华中 ——文华公书林110周年之际专访周洪宇教授

作者:党波涛 杨毅 编辑:向卉 发布日期: 2020-05-15

创办于1910年的文华公书林是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公共图书馆。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在中国图书馆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弘扬“文华精神”?5月14日,记者专访了《不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一书的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

记者:很多文章和著作中都提到文华公书林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意义,请问文华公书林对近代武汉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着什么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周洪宇:鸦片战争后,自张之洞办洋务、大兴新式教育以来,各种传教士创办的西式学堂为武昌文化教育提供了浓厚的社会氛围。韦棣华女士到武昌昙华林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武昌这个地方是中南地区南来北往的经济文化中心,学校也不下几十所,可那里连一所公共图书馆都没有。图书馆是启迪民智的重要场所,也是服务民众的社会事业。文华公书林,深寓“公之于众而非文华独有”之意。其服务范围是广泛的,包括武汉三镇的学生、商人、战士等,并采取流动服务的方式。文华公书林对当时的武汉来说,就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看书的权利和机会。

记者:在《不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一书中有一个核心的概念——“文华共同体。请问文华共同体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周洪宇:我将文华图专与文华书院、文华大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专、文华中学一起构成以文华书院为共同缘起的“文华共同体”,犹如一树多枝聚成荫,校园共同体好比一棵大树之主干,三者(华中大学、文华图专、文华中学)以同一宗教与教会为信仰纽带和组织纽带,以文华书院为同一起源,以同一校区为平台(华中大学、文华中学、文华图专起初共处于文华校园,直至1938年三校内迁),以基督教的“奉献与服务”精神构成文华传统(或者说它们有共同的精神纽带),以同一礼堂、同一课堂、同一图书馆为信仰和教学研究活动场所,有多位共同的校董事组成成员,以同一颁授学位为学术标准和标识,以同一运动会为课外活动和体育成绩展示空间,最核心的是同一价值观和精神。

记者:文华是一部不朽的传奇,背后有许多曲折复杂的故事,请问当时文华图专是怎么从华中大学分离出去的?

周洪宇:1920年,文华大学设图书科,图书馆一直是文华大学、华中大学一个比较重要的科系。图书科与文华大学和华中大学的关系,与其他科系相比十分微妙,别的科都叫文华大学某科,图书科则叫“文华大学图书科”,英文名为“Boone Library School,Boone university”。图书科并不属于文华大学的原有计划,它的创办是韦棣华一手促成的,而且图书科从创办时起,在经费上就走的是自筹经费的道路,有自己的基金会,并不依靠文华大学和华中大学,因此图书科虽然依附于文华大学和华中大学,但办学一直比较独立,并不完全受文华大学和华中大学的控制。1929年初,沈祖荣以文华图书馆科基金会代理主任的名义,向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呈交了成立“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报告,同年8月获批准。1930年,韦棣华女士健康状况恶化,立下遗嘱文华图专必须单独办理,而不属于华中大学。1931年,韦棣华女士去世后,文华图专就正式脱离华中大学,成为一所独立建制的专门学校。

记者:文华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重要血脉和历史底蕴。2020年5月16日,是文华公书林诞生110周年的日子,请您谈一谈在新时期如何学习、传承文华精神

周洪宇:“文华精神”,即文化为公的博大胸襟、乐于奉献的服务理念、炽烈真诚的创业激情、不屈不挠的刚毅品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豪迈胆魄,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的养成并非是美式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简单植入的结果,而是巧妙地引进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形加以改造而成。这种精神是文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因此,今天我们追溯文华百年办学历程,缅怀文华先辈们的光辉业绩,总结内涵丰富的“文华精神”,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我国教育文化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记者: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文华书院、文华大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专,后来还有私立中华大学、中原大学的并入,文华人百余年的探索与奋斗,取了巨大的成就。您认为文华公书林对我们当下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周洪宇: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文化是国家昌盛的重要源泉。教育文化的强盛是一个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在未来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文化水平,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必然抉择。我们唯有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与公共文化事业,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通过教育文化事业的优先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由人力大国迈向人才资源强国,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