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运动会:热血赛场,群星闪耀

作者:杨钰灿 邹媛奕 黄妍妍 编辑:王丽婧 发布日期: 2022-11-14

伴随着热烈的欢呼与掌声,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校运会圆满落幕。两天的时间里,田径赛场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扣人心弦的比赛,在这场速度与激情的碰撞里,有这样一群繁星熠熠生辉——他们或是多次在一个项目中战无不胜的运动强者,或是在多个领域里探索的全能选手,或是一鸣惊人、一战成名的竞技“黑马”……田径赛场洒热血,正是群星闪耀时。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桂子山上的明星运动员吧。


胡钰:在不同运动中寻觅更好的自我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胡钰

2020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100米季军、学生组女子4×100米接力冠军

2021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100米季军、学生组女子4×100米接力亚军

2022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100米冠军、学生组女子4×100米接力亚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胡钰在本次校运动会中斩获学生组女子100米冠军和学生组女子4×100米亚军。此前,她已两度参加女子100米项目,均取得季军的成绩。面对今年在这一项目上的成绩突破,她坦言:“我也没想到自己今年会拿到金牌,完全没想到,真的很幸运。”

在优异的比赛成绩背后,有着刻苦艰辛的训练。胡钰谈到,为了准备这次校运会,学院为参赛的运动员们组织了统一的训练。针对参加接力和短跑的运动员们,每周会有三到四次晨训,持续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周末时会有两次统一的训练,由体育学院的教练进行指导。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胡钰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除了参与学院的统一训练之外,她每周会跑一次四公里,完成两次核心训练和体能训练。累积下来,她每周至少跑步10公里。临近运动会,她还会给自己加练,每周跑步15公里。

胡钰谈到,本次比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本次运动会我们学院训练的短跑项目负责人——2022级的体育部部委张珍娜同学。“她非常有耐心、负责任,每天训练都来得最早。我们要求6:40集合,她每天6:10就在群里提醒同学们,6:30就提前到场,比训练的同学们来得更早。”同时,她也非常感谢陪伴自己完成长跑训练任务的同学,还有一起完成接力比赛的学妹,“有两个接力队友每天晚上还要参加校篮球队的训练,但还是克服困难和我们一起训练。”

胡钰从小就热爱运动,中学时期练习铅球,曾在市锦标赛中三度夺魁;同时,她也喜欢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上大学后练习过跆拳道、散打、武术、排球等等。“人总是要不断尝试新的运动和学习模式,从中汲取不同的精神气质,完善自我的发展。”她谈到,运动有一种魔力,想让人不断突破自己,找到更好的自我,自己下定决心练体能、长跑,也是想要在自己不擅长和害怕的领域突破自己,同时把这种斗志运用在学习之中。“短跑在最后冲刺时感到非常困难,长跑的最后一圈最为煎熬,考试总在最后想要放弃,越临近比赛就越怀疑自己是不是可以。但是如果克服了那种‘最后’的心理障碍,就会发现结果完全是意想不到的。” 运动中那种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冲劲鼓舞着胡钰;在学习上,她已经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就要闭着眼咬着牙往前冲,能做成什么样就怎什么样。”她如是说。

在谈及印象深刻的竞争对手时,胡钰提到,数院是非常有力的接力跑竞争对手,也是一个很好的模范,希望能够继续努力,相互进步。

关于对明年运动会的期望,胡钰坦言:“虽然在100米项目上取得了冠军,但是今年因为身体、天气各方面原因没有达成自己预定的目标,跑进14s内;接力因为起跑太快没有完成好交接棒,也略有遗憾。大四还想继续参加校运会,突破自己,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


冯适然: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冯适然

2020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800米冠军

2021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400米冠军、学生组女子800米冠军

2022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400米季军、学生组女子800米季军)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冯适然在本次运动会中获得了学生组女子400米和800米季军。在此之前,她曾在女子800米项目上连续两年夺冠,女子400米项目中取得一次冠军。

连续三年,冯适然都参加了400米或800米的中长距离径赛。“我的耐力比较好,其实相比400米或800米,我更擅长1500米和 3000米这些真正意义上的长跑项目,但受限于开设的项目,再结合自己的实力,我选择参加这两个项目。”

冯适然谈到,这是自己大学最后一次参加运动会,前两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所以今年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心态比较放松。她说,自己热爱跑步,跑步不是为了在校运会上拿到奖牌,而是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不是说因为有校运会我要抓紧锻炼,平时没有比赛我就不训练。其实校运会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并不是说为了比赛去特别准备什么。”

从小学开始,冯适然就和运动打交道。她曾跟随运动员训练,参加各种比赛,运动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从高中开始,她摒弃了功利心,“不是很关心比赛拿了第几名,有什么奖品之类的,现在运动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虽说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这真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法做到的。”运动成为她常年的习惯,一个课余充实自己的活动;比赛会给她带来兴奋感,训练时同学们的交流也能让她缓解自己学习生活上的紧张。

冯适然谈到,跑步中的运动精神,对于个人来说是对自己的执着,在不断破除困难中跟自己较劲;对于群体来说,则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并不是只有在接力这种团体项目中才能体现出来,在各种集体训练中,大家相互鼓励和进步更把团结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提到,自己非常享受集体跑步的快乐,并以此为契机加入了华师学子队。

从跑步中汲取的执着精神也对她的生活、学习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激发了她对学习的热情。


邹卫骢:披荆斩棘,热爱不熄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邹卫骢

2020年运动会学生组男子100米季军

2021年运动会学生组男子100米亚军

2022年运动会学生组男子100米亚军,学生组男子4×100米接力亚军)


学生组男子4×100米接力赛落幕,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的邹卫骢静静地靠在学院的帐篷边休息。直到广播里传来了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获得这场接力赛第二名的消息,为他2022年征战校运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除接力赛以外,邹卫骢今年还参加了学生组男子100米并获得了第二名。在此之前,他已经在2020年获得了男子100米的第三,在2021年获得了男子100米的第二。对于邹卫骢来说,优秀而稳定的成绩一方面来自天赋与潜力的挖掘,一方面更在于后期的训练。他从初中起便开始接触径赛,起初是出于兴趣的尝试,但随着奖牌纷至沓来,他慢慢发现了自己似乎在跑步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于是便成了从初中到大学里径赛的“常客”。即使天赋如此,他也不曾在训练上懈怠。赛前,学院安排了体育学院的教练为他们展开了专业的训练,较高强度的训练任务有时让邹卫骢也有些吃不消,肌肉酸痛、拉伤是常有的事。但他不仅没有因为自身优势而疏于训练,反而愿意通过训练挖掘自己的潜力,去突破新的高度。就像他所说,“我觉得无论如何必须保证训练量,因为再多比赛技巧也要建立在一定力量和体能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打牢基础很关键。”

在被问及明年是否会再战校运会时,邹卫骢有些遗憾地表示,明年就是大四,他大概率不会再参加了。今年最后一次参加校运会,邹卫骢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患得患失、必争第一变成了现在更注重享受比赛过程,以给自己减轻心理负担。但是三战校运会养成的体育竞技精神和荣誉感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激励着他三年以来一直不断地突破自我、追求新高度。他坦言道,今年比赛拿了亚军还是有一些遗憾,但回首这一路披荆斩棘,心里又充满了美好和满足。

在邹卫骢的生活中,体育俨然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平时,他时常会约着三两好友一起打打球,运动对于他来说是一项爱好和娱乐;在比赛时,他会全力以赴、剑指冠军,此时的运动对他来说就是一场充满激情的竞技,敢拼敢赢的战斗。从结缘到深深热爱,他用运动为自己的青春添上了绚烂无悔的一笔。他最后寄语学弟学妹们:“如果发现自己有一技之长的话,想要在更高的舞台上面追求荣誉或突破自我的话,就努力拼搏吧;也可以抱有一种尝试的心态去尝试未知的领域,享受探索的过程,同时追求新的可能。”


邱同心:更远,更高


(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邱同心

2020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跳远冠军

2021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跳高冠军

2022年运动会学生组女子跳高季军)


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邱同心以学生组女子挑高季军的好成绩结束了今年的校运之旅。此前,邱同心已斩获2020年学生组女子跳远项目与2021年学生组女子组跳高项目的“双金”,第三次参加校运会,邱同心顶住压力,顺利收官。

谈到参赛心情,邱同心坦言:“今年背负了很多,大家对我期望很高,我的压力也比较大。”赛前刚刚结束普通话考试的邱同心一回到赛场就直接挑战了1.2m的高度。横杆在轻颤,人群熙熙攘攘。平复心情,战胜恐惧,邱同心一跃而起,以1.23m的成绩为本次校运会的个人赛画上句号。即使没有跳出个人最好成绩,但邱同心已经感到了满足:“虽然今年没有拿到特别好的成绩,但是已经完成自己定下的小目标了,因此我还是很满意的。”

蹦蹦跳跳,其乐亦无穷。连续多次选择参加“跳高”“跳远”,邱同心在沙坑里,在横杆上感受着“跳跃”带来的欢乐。从小学起,邱同心被教练选中加入了田径队。“可能是有点天赋吧。”邱同心腼腆地笑了。天赋加上汗水,才能所向披靡。在田径队不断的训练中,邱同心逐渐学会克服“沙坑”与“横杆”带来的恐惧感,而专注地享受比赛,享受体育。

“克服恐惧多尝试。”邱同心总结出了自己的“成绩秘诀”,运动精神辐射了邱同心的学习和生活,“运动告诉我:多去尝试,说不定自己就能成功。”谁也不知道,纵身一跃,能在何处落脚;谁也不知道,奋力一跳,横杆是否会掉。多练习,才能体会什么是更远;多尝试,才会懂得什么是更高。在同台竞技的对手,来自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2022级新生梁玉妍身上,邱同心也看到了这种“更远、更高”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梁玉妍同学非常优美的背越式吸引了我,同时我也注意到梁同学在已经锁定冠军奖牌之后仍然示意裁判调高横杆的高度,我真的很佩服。”“更远、更高!”这样的精神催促着邱同心把握当下,去看见更高更远的未来。

运动,对于邱同心来说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大三,能够自由选择是否参加每周三早晨的跑操时,邱同心还是坚持前往。在繁忙的课业压力下,参加排球队训练成为了邱同心放松的“课外乐园”。

大三的运动会落下帷幕,而大四的运动会是否能够参加还是未知数。但运动的精神早已深入骨髓。乘风起航,去看那更高更远的好风景。


廖元华:继续跑下去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廖元华

2022年运动会学生组男子1500米冠军、学生组男子400米第五名)


今年首战运动会的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廖元华“横空出世”,作为新生,他一举拿下学生组男子1500米项目冠军,同时也在学生组男子400米项目中赛出佳绩,廖元华可谓“硕果累累”。但廖元华坦言,“满意中也留有一些遗憾。”猩红的塑胶跑道上有欣喜也有失落。1500米路,快感与激情的交锋,尽情奔跑,个人最好成绩是金牌背后的另一层荣耀。400米赛,跑道记录下拼搏的汗水与呐喊的泪,战鼓擂起,叹息声归。“400米没有突破自己,还是不太满意吧。”谈及赛绩,廖元华坦言道。

功成不在一时,赛场无限风光的背后,是数倍艰辛。“成绩,不在于一时的‘摸’,而在于平时的‘磨’。”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严格筛选”与“战前练兵”让廖元华对正式比赛充满了信心。谈到赛前准备,廖元华有些羞赧,“每周测试的时候也想过‘偷个懒’。但是感谢教练对我的督促,带领我参加了每一次训练。”一次次选拔,一次次训练带来的是一次次突破。夜色下的佑铭体育场上,每一个步伐都在向胜利进军,每一声喘息都是冲锋号的演练。向着更快更强的目标,廖元华不断发起冲锋。

“像游戏一样运动。”廖元华对于运动自有一番看法。“我自己也经常锻炼,锻炼可以说是我的快乐源泉。而且在锻炼的过程中我也交到了很多朋友。”运动,不仅是运动,还是生活的垃圾桶,是学习的充电站。站在跑道上,就是“清风自来”。“跑道带给我的不仅是汗水,还有清醒。”进入大学前,廖元华就已经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夜跑更是如同家常便饭。跑过一圈又一圈,生活的烦恼,学习的苦闷都随着汗水被清风拭去。暮色里,跑道上,廖元华探寻着运动的真理。

挑战自我,步履不停。“继续跑。”坚定有力的三个字代表了廖元华对今后生活的无限希望。“如果有更长距离的项目,我一定会报名。”对于长跑,廖元华露出了自信的笑容。1500米的赛道太短,挤不下少年汹涌澎湃的豪情。“三千米,五千米,我更向往这些项目。”校运会的落幕代表了一次新的起航,廖元华已经开始憧憬自己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前路纵有荆棘,心有所念便能所向披靡。


星光熠熠,冉冉升起。壮哉华师,少年意气!运动的热情将永不散去,华师的精彩会继续书写。


(图片:华大记者团摄影组李青青、王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