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孙宁 姚俊伊)5月25日,由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指导,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委员会主办的“教育之约”主题故事展演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陈迪明,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就业工作处、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参加。

展演以“赴教育之约,立强国之志”为主题,通过舞蹈、话剧、朗诵、音乐剧等多元艺术形式,串联起从孔子“因材施教”到现代教育改革的壮阔画卷,致敬历代教育者的坚守与创新。开场舞蹈《九州同》在光影流转中演绎中华教育文明的生生不息。《杏坛弦颂》生动还原了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侍坐论志”“学思之辩”等经典场景。歌曲《桂子山红》以诗化的语言串联华师百廿校史,六名演唱者立于银杏叶铺就的舞台,唱响“育才路上年轻的沸腾,桂香灵动点燃心中赤忱”的华师新声。《以爱育爱,一路生花》通过讲述张桂梅、章开沅的事迹,展现出他们身上“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原创朗诵剧《破旧立新启主体教育继往开来育天下桃李》讲述了华师教育学者推动“主体性教育”改革的历程。舞台剧《华小诗》体现了技术赋能教育的精准高效,凸显了“代码写不出信任”的情理问题。《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中,西部支教志愿者列队宣誓,“到孩子需要的地方去,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晚会在光影交错中落下帷幕,定格于甲骨文“教”字,寓意教育文明亘古长青。

本次展演采用“光影叙事+时空对话”形式,创新采用“双线叙事”结构,通过老年学生与青年学生的跨时空对话,将孔子木杖、袁吉六教案、华小诗粉笔等意象有机串联。舞台以灯光分区与投影技术实现场景转换,从杏坛古树到桂子山课堂,从战火窑洞到现代教室,在虚实交融、古今交错中勾勒教育发展的壮阔脉络。
(审读人:王璐)